时间:2017-07-03 10:05:38来源:温州市教育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017年6月29日,寨寮溪度假村迎来了市初中数学学科指导师“孵化研修”项目第2次集训,这让原本美丽的度假村增添了些许人文气息。本次活动内容丰富,既有对拓展性课程的探讨,又有对课程整合的研究;既有对教材的疑点解读又有对学科知识的深入思考,是一场丰盛的思维宴席。
活动伊始,瑞安市初中数学教研员张仁星老师从问题的缘起,课程的开发,课程的应用以及预期的结果四个方面,与在座的学科指导师分享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应用》。张老师将拓展课程融入课堂,开展了老师教课,学校开课,联片研课,市级展课一系列的课程活动;将拓展课程纳入考查,编写了韦达定理,水电问题,勾股定理,销售问题等一系列的期末试题。张老师把课程理念落到实处,在瑞安播下了新课程的种子,愿它早日盛开拓展课的鲜花。
之后,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的郑定钏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初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和拓展》。郑老师列举了初中常见的数学思想,介绍了落实数学思想的途径,说明了如何通过实例渗透数学思想。郑老师将数学问题七十二变阐明了如何拓展数学思想,用自己的精金火眼提炼了数学思想本质。
紧接着,瑞安市教师发展中心的黄正华老师提出了《对不定方程整数解问题的几点思考》。黄老师以浙江省初中数学素养大赛与温州市生活中的数学比赛试题为例,概括了一类题型的通法,分析出了一类题型的前世今生,总结了含参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解的基本策略。他将平时解题的心得感悟,归纳呈现,以小见大,追溯解题的本质,感悟数学的真谛。
永嘉县数学教研员胡明雷老师漫谈《基于学生理解的教材疑点问题》开始。胡老师展示了十个教材中的疑点问题,如加减消元法的解释,二次根式与多边形的定义、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尝试检验法及反比例函数的引例等,风趣中不失严谨。尤其是教材中出现的如图与如图所示这一疑点,两字之差,却是教学中最熟悉的陌生人,极大的引发了教师间的讨论热潮。胡老师对于细节的认真态度和科学精神,感染了在场所有人。
道路是人走出来的,不去尝试新的道路,怎能发现更加美丽的风景。温州市教师教育院的吴春老师敢为人先,将初中数学教材进行整合通过实践鼓励大家《整体教学,离你不远》。吴老师首先通过整合一元一次方程以及特殊平行四边形这两个单元课程的实例,说明整体教学的有效性,接着用知识、大脑、流程三方面解释了什么是整体,最后指出整体教学在解放学生的同时也能让教师无比快乐。吴老师的坚持,正是源于对整体教学研究的专注与喜爱。
然后是永嘉实验中学朱启国老师开展《数学拓展课程,促学生走向研究》的专题讲座。朱老师给指导师们带来了永嘉实验中学自制的校本书籍《玩转几何》,介绍了阅读摘录,回顾反思,活动整理等积累课程资料的方法,划定了选题时的标准。《玩转几何》体现了朱老师孜孜不倦的探究精神,让大家发现原来数学可以如此生动。
乐清市教研员、浙江省特级教师吴建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基于教材解决的复习课》讲座,解释了什么叫做简约而不简单!一元一次方程的复习,两张ppt,一道选择题缺少选项,让学生填,一道表格题,没有问题,要学生编,题少而不简单;特殊三角形性质的复习,三个问题,问题一给条件少结论,问题二有结论无条件,问题三给问题提问题,促使学生思维不断提升,虽是一题却极深究。除此之外,反比例函数的复习,相似三角形的复习等,无不凸显了“一题一课,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一花一世界,一题一乾坤,吴老师用一生专注一件事看似简单却实属不易。
下午压轴的则是苍南龙港一中的陈治国老师作《“数与式”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讲座。陈老师指出,第一要关注“数与代数”内容上的承上启下,思考如何衔接小学与初中数与代数的关系。第二要做到教学上的“破旧立新”,以负数减法以及分式减法为例,强调教学要从符号意识转向项的意识。第三要注重数学文化建设,从数学之源,数学之人,数学之用等几个方面激发学生兴趣。最后,提出了教材的局限,加重教师负担等几方面的困惑。
6月30日上午,研修活动迎来了宁波市江东区教研员潘小梅老师的讲座《因为数学,相约瑞安》。潘老师利用《4.3中心对称图形》这一图形研究课的案例,为大家讲解了解读教材的视角,提出以理解教学为桥梁构建数学与学生的关系,之后明确了“拓展课程”的定位和开发,课程理念要从云端落到教学现实中去,并将拓展课程分为了理性思维类课程,动手操作类课程、趣味数学类课程、数学应用类课程,学科交叉类课程这五大类。最后,介绍了《初中数学典型问题100例》这一拓展性课程丛书,得到了在座教师热烈的掌声。
掌声过后,吴春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2天时间,9场讲座,既有本地专家的观点碰撞,也有外地专家的经验引领,既有课堂上的专注听讲也有课堂下的激烈讨论,指导师们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用思维碰撞出火花,此次活动,忙碌而充实,意犹未尽,期待下次的聚首!(陈希豪 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