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9-28 09:19:19来源:市教育局
为促进第二轮“有效学习”课堂教学变革,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切实解决教学疑惑,9月21日,永嘉县在教育研训大楼举行了小学数学初级骨干教师“文本解读”培训活动。
本次活动征求各学员的意见与建议,选取大家认为比较难上的六年级课程《分数除法》与《比》。县小学数学研训员陈娟梅老师联系这两个单元课程前后,照顾到学员任教情况,特意添加了四年级《商的变化规律》和五年级《分数的基本性质》,让更多学员结合目前的教学任务参与到整个研训活动。
活动中胡新疆老师对《商的变化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两个课程内容先从教材呈现开始分析,明确教程纲要,再引出课标要求和课时目标,并从不同版本教材等方面进行了差异性解读。在胡老师的解读下,大家对教材的着重点有了更深的认识。
随后赵园园老师跟大家分享了自己《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磨课历程,通过不停的调整课程教授方式和学生的互动,提高教学质量,踏实解决学生的学习疑问。刘苗苗老师试课《商的变化规律》。课后,大家针对她的设计,提出了建议,在处理商的变化规律上结合除法的含义,可以让学生在理解中记忆规律。
王晨老师带大家解读了《分数除法》这块内容,细致地比对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等不同版本的教材,分析每一处差异,对教材进行了深度剖析。郑剑剑老师试课《倒数的认识》,她有新意地采用语文汉字“呆”、“吴”导入新课。对于倒数的内容,大家共同研讨教材,认为倒数的认识可以通过直接计算两个数的乘积为1的现象,来引发学生思考——因数有什么特点?朱利民老师试课《分数除法例1》,结合折纸实验,有条理地展示了三种计算方法,着重讲解了利用分数乘法的意义来计算:五分之四除以二等于五分之四乘以二分之一等于五分之二。李王军老师试课《分数除法例2》,本节课是比较难上的一课。大家利用画线段图来解决计算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演示,得到初步结论:处理好1小时走的路程与三分之二小时走的路程的关系是授课关键。
吕玲玲老师对《比》这单元从编排地位、单元目标、教学内容进行了教材解读,着重讲了教学内容的三个层次,强调了“比”其实就是在研究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谷理钦老师试课《比的认识》,利用了教材中的主题图引入。对于课本直接去比较长和宽的倍数关系来引入课程,我们认为存在比课本更自然的引入和展开方式。讨论决定放开教材权威的束缚,通过研究长和宽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在+-×÷这四种关系中脱颖出除法关系,进而阐述比的意义。潘婷婷老师试课《比的基本性质》,潘老师借着自己教学六年级的经验,重新安排了教学设计,和大家分享她的心得体会。在推演讨论中,我们发现利用不同规格的红旗引入,先去计算长宽的比值,再观察数字特征,联系旧知,从而更易习得“比”的基本性质。
每节试课后,大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每个课例设计进行了头脑风暴,积极思考并讨论发言。在思维碰撞中,迸发出更优的教学方案。
通过此次培训,大家彼此交流了各自的教学经验,收获良多。不过研训员陈娟梅老师总是在学员的设计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调整,浅显易懂,操作性强,并向我们提出建议:对教材的处理要做到读得细、读得全、读得深;对教材理解的深度是教学质量的高度,要吃透教材内容,做到明学情、明目标、明教法,渐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枫林镇包岙小学 刘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