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动态
当前位置:
> 信息动态 > 培训动态
【2020新教师】心向山高,同梦共行 ——记2020级温州市直高中、中职语文新教师第2次集训活动
时间:2020-12-14 17:38:17来源: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仲秋时节,燥热褪尽,桂香氤氲,习习秋风不减新教师赤诚热情。10月29日下午,温州市直普高、中职语文新教师第2次集训活动在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举办。浙江省正高级教师、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兼职师训员陈智峰老师组织和主持本次活动,结合其自身的成长之路与专业探索,围绕“如何备好一节课”与新教师进行分享与交流,促进了新教师专业成长。

破冰思索跃氛围

活动伊始,作为东道主的陈老师以亲和诙谐的口吻,欢迎在座老师的到来,并以校歌为切口向初至二外的新教师们介绍这所学校。正式培训前,陈老师请新教师们以简短的语言进行自我介绍,简单谈谈“为何选择做语文教师”。凝思片刻后,各位老师依次进行自我介绍,并分享各自择业之初心。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的吴敏老师追忆往昔,坦言旧时恩师躬耕禾场,谆谆教诲铭刻其心,继而鞭策她薪火相传,携学生开眼看世界。温州市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伊家奇老师风趣地介绍她跟语文的不解情缘,从君子峰到尖峰山底,学生时代的语文课代表稳行致远,终逐梦三尺讲台。或开颜朗笑,或静默共情,分享消解了会场忸怩的陌生感,使得新教师们在讲述与倾听中逐渐走近。

陈老师结合自身的求学历程,叙说教艺精进的老师令其窥见语文课堂的另一种可能,而高考志愿填报的插曲使其无意中结缘中文系,进而顺其自然地步入中学语文教师的行列,铺展出而后的漫漫从教之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缘不知所深,一生不离;爱不知所久,此生无悔。陈老师以平和的语气娓娓道来,阐明他与“语文教师”这一身份的难解事实,令在座的新教师们颇有感触。

备课干货益新师

为帮助初上讲台的新老师们站稳脚跟,陈智峰老师以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示例,作《如何备好一节课》的专题讲座。陈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从教经验,从文本细读、知人论世、确定目标、确定方法、教学思路五个维度逐一展开讲解,呈现出细致且完整的备课过程,亮点突出,干货满满。

众所周知,经典文本的背后往往凝聚前人丰硕的研究成果,想要另辟蹊径寻得突破实属不易。陈老师在解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既抓住文本最大的特性——用典,又以人物不同称呼为切入点,体察到词人用典背后隐含的切实感受与生命共鸣。孙权取其字(仲谋)、刘裕取其小名(寄奴)、刘义隆取其年号(元嘉)、拓跋焘取其小名(佛狸,一说是字)、廉颇取其名,五个人物,四种称呼,每个称呼背后隐含的情感迥异,由此也串联起行文的教学思路,不可不谓之高妙。

为更好地学习高中语文新教材、新教法的教学理念,开展以“单元学习任务”为特色的教学实践,研究语文学习任务群如何与课堂实际教学有效结合。陈老师顺带分享了《诗人的表情和唐诗的神韵——“唐诗三首”群文阅读》的课例,他以《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三篇诗歌为抓手,让学生以形象的语言描绘诗人的表情;选取诗中感兴趣的金句为其撰写推荐语;指出三位诗人有碑而无文的事实,创造性地拟写墓志铭。学习任务设计环环相扣、支架清晰、新意频现,为新课程提供一个良好的范本,令新在座教师获益匪浅。

结语

“水天极目无穷境,不染尘埃不起澜。”希望新教师们能心向山高,以追求神似、与导师同器,到追求神似、由器入道,再到形神不似、淬就自己。人生不设限,精进师艺不停歇,我们一路同梦共行。(温州中学国际部  林承恩温州中学  胡曦文)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温州市教育局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 备案号:浙ICP备05087129号-2  网站标识码:3303000059

建议使用 1024*768 分辨率浏览本站 联系方式:88636388 地址:温州市市府路490号

温州市教育考试院 电话:88638063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电话:85812131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电话:88135682

温州市教育评估院 电话:88630019 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电话:88630027 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 电话:88615967

温州市教育基建中心 电话:88639303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816号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