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14 18:12:28来源: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2020年7月3日至4日,温州市高中化学教研组长“学科领航”项目组在温州市教师教育院雁荡分院如期举行了历时两天的学习研修活动。活动围绕新教材教学研究、教研活动经验分享展开。
活动分为三个议程:一是聆听衢州一中毛杨林特级教师的讲座;二是分享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翟乔菲、永嘉罗浮中学盛倩倩和永嘉县教研员戴家鹏三位学员的教研组建设经验;三是温州市教师教育院高中化学师训员徐宇峰老师对本项目进行总结。
专家引领,提升专业能力
写作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催化剂。教师只有在写教案、写教学反思、写习题和试卷、写课题、写教育教学研究性论著的过程中才能由专业新手发展为专家型教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毛杨林老师带来讲座《境脉引领的化学教学设计》。毛老师是《中化参》一审编辑,他结合实例介绍了教学设计、课例和案例的写作规范和技巧,让成员明确了教师只有立足课堂、动笔写作,思想的成果才可能在更广的空间和时间传播,自己才得以成长与发展。更明了教师写作的广泛题材:分享自己的优课;赏析他人的教学;推介创新的实验;交流教学的思考;推广研究的成果。掌握了境脉引领的教学设计要求、原则、方法与技巧,学习了许多优秀的教学课例。
学员分享,优化教研组建设
着眼兴趣,创设和谐向上的教研组环境。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的翟乔菲老师从老师的兴趣和学生的兴趣两个角度分别阐述了学校化学教研组的建设。老师的兴趣有四个“共”:共读一本书,充实自己,分享彼此;共享一经历,启发自己,共鸣彼此;共上一堂课,反思自己,学习彼此;共研一课题,磨砺自己,经验彼此。有趣的实验活动、有趣的化学作业、有趣的拼搭课堂、有趣的知识竞赛能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玩化学,在兴趣中渗透化学,在化学中融入兴趣。
课题研究促青年教师成长。永嘉县罗浮中学盛倩倩老师主要分享组中青年教师在完成课题过程中的成长。分享了课题---研究---成长三个方面。青年教师们在课题研究中,在专家的引领下,通过实践体验,同伴互助,最后自我反思撰写教学设计,开出多节县级以上公开课和讲座。
高中化学学科组建设的思考。戴家鹏老师是永嘉县高中化学教研员,他从教研员的角度谈了他对高中化学学科组建设的思考,提出了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化学学科组建设的引擎是组长,建设的基石是学科队伍,途径是学科教研,积累是学科资源,目标是学科质量,灵魂是学科文化。
回顾总结,规划学科未来
徐宇峰老师回顾总结了本项目的几次集训情况,特别分析了当下化学学科的整体形势,指出“化危为机”在于创新和实干,激励各个学校在新教材、新高考的形势下,积极反思总结,开展研究,提升专业水平。
在两天的研修中,老师们能够认真聆听、反馈交流、相互启发并合作学习,相信经过这样的磨炼,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能做到伴随新教材共同成长。(永嘉县罗浮中学 盛倩倩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徐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