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0 19:01:14来源: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为提高本次瓯海区推荐的小学语文和主持专业共11位市三坛参评教师的试课说课技能,2020年7月,在瓯海区小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董晓群老师和名师办黄景泉老师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举行了六次现场指导活动。本次活动采用区内、区外“双导师”并行指导,分别邀请了特级教师林乐珍老师、俞国平老师、方斐卿老师做引领指导,最后两场活动由董晓群老师示范点拨。
借助支架,思维可视
7月10下午,老师们集中区教育教学研究院,围绕三上《大自然的声音》和四上《一个豆荚里的五粒》两课设计学习活动,并进行现场试课。林乐珍老师指出,四上第二单元语文要素是“提出问题”,应着重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从不同角度提问题,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并尝试解决。如何在常规教学中亮出自己的设计?那就需要运用可视化支架——思维导图引领孩子梳理课文、提出问题。
7月12日上午,第二场演练接踵而至,老师们集中南瓯实验小学四楼会议室,开展现场备课、试课活动。本次活动依旧安排两个课题,分别是五下《金字塔》和四下《宝葫芦的秘密》。课后,林乐珍老师指出:教材解读应更高位,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课后题应与单元语文要素对应,准确定位教学重难点;应重新审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高位解读,出奇制胜
7月14日下午,老师们于瓯海区教育教学研究院进行一场说课演练。俞国平老师一一进行点评,并建议除常规学习活动设计外,说课还应该把握以下元素:
1.语言要清楚、从容,步骤要明了。
2.教学重点要展开讲,特别是指导过程要展开。
3.文本解读还可以讲得更漂亮一些,要关注文本到底有什么鲜明的结构特点和表达特色,它在教材中有什么特殊的地位等。
4.讲意图:能力作导向,活动作铺路,支架作为扶手。
5.讲个性:体现在语言和体态上。朗读语言、对话语言和陈述性、描述性的语言要进行区分。
6.体现学习方式,比如独学、合学和展学。
7月15日下午,方斐卿老师指导参评老师们现场说课,课题是四上《千年梦圆在今朝》和五上《父爱之舟》。针对说课情况,方老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教材分析要到位,要特别关注体裁、结构和语言特点;教学设计要准备两、三种课型;教学主张要凸显。
思维风暴,现场重构
7月20日和7月25日下午,董晓群老师亲自领衔,带领参赛老师一起进行头脑风暴,11位语文老师分别准备6个课题,2场活动,共12个课题。两次活动涉及到阅读单元、策略单元、习作单元,囊括了神话、童话、散文等不同文体。董老师引导老师从学生学习的真正难点出发,凸显语文要素,借助整合的活动支架让学习可见,发展综合语文能力,尽量做到稳中求变!
最后董老师寄语九句话,九大妙招,寓意九九归一,预祝所有参评老师们圆满成功!
通过此次系统、专业的指导,参评老师对统编版教材有了系统的梳理,对相关语文要素在教材中的序列和定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获益良多,感恩满满!(瓯海区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