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0 17:00:42来源:温州市教育局
为助力疫情背景下的教师培训稳健发展,两年来,温州市教师教育院立足最近发展区,全面推进“三步走”校本研修迭代升级方案的实践探索。第一步,管理升级,以“校本研修项目制”模式全面推进项目制主题研修。第二步,课程升级,打造校本研修示范校引领课程化主题研修。第三步,平台升级,协同打造学科(领域)培训基地,推进校本研修示范校在地研修与培训机构广域研修两大路径融通,缓解疫情下机构培训办班困难,为整体提升区域培训站位增值赋能。
一、精准把握校本研修的最近发展区
近年来,随着温州市教育工作的整体发展,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取得了不少进步,但是也存在着一系列典型问题。精准分析问题是校本研修管理实效提升的基础,也是寻找基于最近发展区的工作切入点。
(一)切中问题
不同学校、不同时期的校本研修问题各不一样,其中“原地踏步”“虚高空转”“高原现象”是三个层次的典型问题:
1.原地踏步。许多普通中小学校本研修方案没有明确的聚焦方向,内容方式不能满足个体需求,活动年年做,却走不出固有的经验局限。研修主题、内容、资源和管理措施碎片化,活动长期处于原地踏步现象,校本研修缺乏高度。
2.虚高空转。一些新优质学校虽然能提出自己的“高富帅”校本研修方案,但是有的从策划到实施,全程只是在中层干部主导下完成,缺乏领导力;有的团队对核心理念解读不一致,在实际活动中各行其是。校本研修方案虚高,缺乏效度。
3.高原现象。经过多年校本研修示范校建设,名优学校校本研修课程质量得到提高,过程管理日益规范。但是其中许多学校又进入了新一轮的高原现象,评为校本研修示范校后,自身的特色提炼和品牌发展却没有获得新突破,示范辐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精准施策
学校校本研修问题有个体原因,但是上位管理机构科学定位管理视角,是有效提升区域整体培训质量的关键。
1.主体视角。主客不能颠倒,管理者在制度设计和实施时,从管理者自身角度考虑多,从学校、教师角度考虑少,导致主体认同度低,内驱力不足,执行力低下。
2.问题视角。不能只关注终点,不顾及“最近”的起点,没有兼顾不同层次学校的原有基础,上面管理措施“一刀切”,带来下面完成任务“形式化”,普通学校与优质学校难以在各自最近发展区获得最有效发展。
3.发展视角。管理机构要重视在“发展区”找增长点,放羊式管理,长期停留在常规管理层面,缺乏高度引领和发展性评价跟进,学校也就没有了超越别人、超越自我的方向和动力。
依据以上分析,校本研修管理需要摆正视角,基于不同层次学校最近发展区精准施策。为此,温州市教师教育院提出“双阶制”校本研修管理模式,并根据疫情背景推出协同打造学科基地校计划,为校本研修增值赋能。以“管理升级、课程升级和平台升级”为主要抓手,形成了校本研修迭代升级“三步走”路径。
二、基于最近发展区的温州校本研修“三步走”路径
(一)管理升级,项目制管理全面推进校本研修主题化
项目制管理,主要解决普通学校校本研修“原地踏步和课程碎片化”问题,目标是全面推进本区域学校校本研修主题化。主要做法:
1.年初申报。学校要根据《温州市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制管理实施办法》要求,针对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师素养提升需要,选择一个明确主题,设计校本研修项目方案。专家组开展方案审核活动,提出修改建议。
2.年中实施。各校围绕年度校本研修项目方案,规范组织集体研修活动。网格师训员参与指导,每次活动通知、简讯上传管理平台,作为校本研修项目管理过程评价和校本研修学分认定依据。
3.年末汇报。组织特色汇报展示活动,从校本研修方案质量、过程实施规范和研修特色现场汇报三个方面,开展年度项目管理评价。项目制管理评价结果与校本培训工作评优和教师学分认定挂钩。
校本研修项目制管理机制是“普阶”的管理机制,制度设计时体现了以下思路:一是要求不宜过高,要有利于薄弱学校能够参与;二是以优秀评选为抓手,引导学校不断提升研修方案、规范管理;三是针对校本研修示范校增设示范性要求。校本研修项目制管理机制,也是原有校本研修考核办法的升级替代方案,对激发各层次学校在各自最近发展区,不断提升校本研修质量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课程升级,校本研修示范校引领课程化研修
打造校本研修示范校,培育校本研修精品课程,主要解决校本研修方案“虚高空转”问题,目标是为校本研修培训课程迭代升级提供示范引领。主要做法:
1.团队培训。从原校本研修先进学校,前期项目制管理优秀学校中,确定种子学校,推荐人选,组建培训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研修班。帮助学员反思所在学校的优势与不足,做好校本研修质量提升发展规划。
2.课程提炼。聘请课程指导师,帮助对象学校明确校本研修课程定位,优化课程模块设置、过程管理、团队培育和课程文本,引导与鼓励成熟的校本研修课程参加县市级精品课程评选,在实践中完善提升。
3.示范校打造。根据《温州市中小学校本研修示范确认办法》,开展县、市级示范校确认工作。从影响力、规范性、课程质量和培训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设置条件性要求,引导名优学校积极承担各类县市级学科(领域)研修基地作用。
面向优质学校的“高阶”引领,实现了项目化主题研修到课程化主题研修的迭代升级,提高了我市的校本研修站位。截至2022年初,共20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被评为温州市级校本研修示范校,打造了“温州市第二高级中学”等一批课程化主题校本研修标杆学校。
(三)平台升级,学科培训基地校推高校本研修站位
为了促进处于“高原期”的校本研修示范校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也为积极应对疫情下机构项目培训难开展的不利因素。我们提出了校本研修示范校升级的新方案,启动了学科(领域)培训基地建设计划。
2021年下半年以来,府东路小学等学校与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共同沟通,有的整校加入,有的学校以个别优势学科(领域)参与的方式,确认了首批培训基地建设方案。为协同打造学科培训基地,名师和机构师训员提前介入基地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学校名师骨干培训能力培训,帮助学校提炼教学教育案例,提升校本培训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学校为培训机构提供现场教学观摩、案例研讨、经验学习和后勤支持。培训机构与学校联合打造培训基地,升级校本研修课程质量和培训层次,弥补了疫情期教师难以外出培训学习带来的主题培训缺憾,形成学校和机构共赢,学科培训和校本培训相促进的新局面,整体提升区域培训站位。
三、“三步走”路径为疫情下的区域培训高位发展增值赋能
基于最近发展区的校本研修管理“三步走”路径,推进了多层面典型问题的解决,为当前疫情下的培训高位发展,提供了迭代升级的动态方案,在多方面取得了系列阶段性成果。
(一)促进了校本研修层次的迭代升级
一是从碎片化教研走向项目制研修,管理升级,100多所学校被各县(市、区)评为校本研修项目管理先进学校,打造了一大批校本研修项目制管理典型案例,整体提升我市广大中小学校本研修规范化和主题化水平。
二是从优秀项目管理到精品课程建设,课程升级,培育了校本研修精品课程560门,25门被确认为省级校本研修精品课程。建立了温州教师教育网“五格”精品课程资源内网,实现市县校资源共享。
三是校本研修示范校到建设学科培训基地,平台升级,院校协同打造了“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等一批具有学科或领域优势的学科(领域)培训基地校,提升校本培训站位和示范辐射能力。
“三步走”路径,为不同层次学校提供了基于自身实际的发展路线图,也为疫情下教师不离校就能参加高质量的主题培训学习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
(二)促进了学校品牌化特色化发展
温州市校本研修方式、功能迭代升级的进程,既是大力培育和运用本土化资源的进程,也是进一步推动我市名校品牌化和特色化的进程。从项目化研修到课程化研修,从学校校本示范校到学科培训基地,培训课程不断超越,平台辐射力日益扩大。在各式各样的线上、线下研修活动中,学校主管要介绍本校的先进经验,他就需要把平时零星的思考和具体举措进行系统整理,从而形成完整的项目品牌架构。承担示范校和培训基地作用,学校的各种力量就会被组织起来——核心团队策划课程体系,参与研修课程研发、制作成果展示,并走上讲台实施培训。这样品牌、特色就有了物化的载体,在一次次培训别人,让别人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品牌内涵不断丰富,课程体系不断完善,项目知名度越来越响亮。
(三)促进了名师专业成长
校本研修工作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名师支持,但是名师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名师在帮助学校提炼校本研修课程,或以各种方式参与学校的课改、教改活动中,一次次的主题学习研究,一次次的课程逻辑梳理,一次次严谨的观点提炼。原来默会的技能,偶发的领悟,因为要在规范的培训活动上讲课、交流,就需要经过深入论证、系统阐述。历练多了,著书立说,名声远扬也就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校本研修工作发展和培训课程迭代升级,为参与其中的一线名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专业成长平台。(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郑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