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7 17:08:18来源:温州市教育局
日前,温州市高中生物星火计划第二期第2次集训开展。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宰文珊带领学员参观了科技园的多个展馆。宰文珊教授提出了一个问题:“市场上出现的小番茄是怎么来的呢?”她带领学员观看了番茄的起源。讲座中,聊到对转基因产品的态度、市面上售卖的蔬菜瓜果的起源以及种子对生存的重要性等话题。
集训围绕大单元、模型、生物学概念开展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多元化评价等分享。学员针对某些点开展讨论,有不少实用的建议诞生,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
李兆真老师围绕大单元支撑下的基于模型方法的学科概念教学的实践,分享她近几年的尝试、收获、不足和展望。内容主要围绕学科模型中的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分类的依据、结果,针对不同的模型进行教学时的设计理念、思路、课堂实践,对教学效果进行多元化评价,进一步调整和尝试教学的迭代往复。由于对模型有了初步的了解,她开展了有关概念模型的基于决策平衡单指导高中生决策的活动。
陈温宇老师和唐超然老师的分享主要是以数学模型分析为载体的单元化课堂设计与教学。陈老师分享的主题是指向核心素养的建模与情境交互式大单元教学,介绍了数学模型研究的现状、含义、分类,以及在生物学科教学时,构建数学模型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以周霄宇老师的“不同条件下种群的增长方式不同”课堂实践进行数学模型教学的实践分析。课堂以实验为出发点,抛出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模型分析实验。
唐超然老师分享的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教学设计和实践。课程主要对种群数量波动的概念、类型和影响因素等内容深入研究,以“种群的数量波动”为重点,以“种群数量变化的多因素”分析为难点;以数学模型分析为载体,引导学生表达生物学种群数量波动规律从而突破本节重难点。课程开展中注重新旧知识的关联,积极引导学生将课程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科学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素材。
纸笔测验也是对教学评价的重要一环。生物教研员林永老师以设计有意义的作业(命题)为主题,围绕生物高考评价体系、作业设计与命题设计、作业设计实践与分享三方面开展讲座。他建议的以大概念、学业质量水平为依据,以合适的情景为背景,以考察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为落脚的命题观点得到了培训老师的一致认同。
无独有偶,林建春老师所在的团队正处于“新课程新教材作业设计”研究的初期。他从研究背景、研究内容、案例分析三方面着手分享团队的建设。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常规习题的优化设计等四个方面展开,对常规试题归纳概括并提出创新、改革的具体方案。其中提到的项目化作业引起学员们的兴趣。林老师提到,项目化作业是项目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项目式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抓手。他以杭州市时代小学的校园生物分布图的项目化作业分享为引,引出端稳“中国饭碗”项目化作业设计。
不同的视角,新鲜的尝试,不一样的体验,永恒的是那“教学相长”的点点滴滴。(温州市第二高级中学 李兆真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袁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