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7 16:59:31来源:温州市教育局
5月,在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小学语文师训员、省特级教师何必钻老师的带领下,温州市小学语文新锐教师“教学攀峰”项目研修班第3次集训开展。本次培训围绕“语段教学的优化设计与实施策略”展开。
第一节课,永嘉县城西小学的胡丽杏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精读课文《羿射九日》,胡老师围绕课题,巧妙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构建支架,为教学“起因、经过、结果”铺垫。充分挖掘语段特点,利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语句。
第二节课,温州市府路小学陈璞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精读课文《剃头大师》。陈老师借“大师”一词导入,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逐步由梳理课文,到聚焦语段,通过师生对读、结合作业本等形式,帮助学生利用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的方式理解语段。
研讨课后,何特结合两堂课例进行点评。何老师在课例剖析中,着重指导学员要明晰语段教学的设计思路,强化语段教学实施的策略。何特强调,新锐教师要找准定位,应从提高课堂教学技巧、夯实语段教学能力角度着手实践。下午,开展分组研讨活动。何必钻老师带来《语段教学的设计路径与实施策略》的讲座,从语段教学的价值、语段教学的误区、赏析典型的语段教学案例这三方面进行论述。随后,学员们分小组分别对《小虾》《挑山工》《鸟的天堂》进行语段教学设计实践。在实操中,组员们经历着头脑风暴,受益匪浅。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热情不熄,步履不停。5月12日上午,先由三位老师带来三堂课例展示,课后邀请温州市南浦小学校长、省教坛新秀李碧老师带来专家引领。
第一节课是温州市南浦小学李玲玲老师所执教的《祖先的摇篮》。李老师引导学生关注动作词,读好动词、读出节奏,并拓展课后题,学用其他动词,最后能用上积累的词语,借助课文的框架进行诗歌的创编,将同学的思维引到深处。学生的创作欲一度推向了高潮。
第二节课是乐清市实验小学林之草老师带来的《大象的耳朵》。林老师引导学生感受大象耳朵的两次变化。随后,通过抓住疑问词、语气词读好问句,猜测其他小动物可能出现的疑问,并借助角色扮演和互动,不断走进大象的内心。
第三节课,瑞安市广场实验小学的薛慧幸老师带来《青蛙卖泥塘》。薛老师通过“吆喝”一词的读准、释义、扮演,借助“满意指数计”这一学习工具,领着学生一同思考、感受,从而逐步深入文本。配合着动物们的表情包,使动物的内心和表情可视化。最后设计提建议的环节,为学生在生活中的表达,做出了较好的示范。
三堂课后,温州市南浦小学校长、浙江省教坛新秀李碧老师,作了专家点评。
下午第一节是平阳县水头一小的黄亲密执教的《小英雄雨来》一课。值得一提的亮点环节是,黄老师引导各组同学,整体感知、圈画关键词,概括书写小标题,晒一晒小标题,抓概括要点改一改小标题,这一系列的环节,将学生的思维轨迹充分地暴露而出,实现了可视化、可操作、可追踪、可修正、可提升。
下午第二节课例是由龙港市江山小学的陈瑶瑶带来的《海底世界》。在关键语段第四自然段的教学中,陈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圈动物名称,思考动物的活动方法,再以“海底裁判员”的方式请学生合作完成海底动物评选卡,这样的方式充分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合作中感受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各有不同。
两堂课例之后,各组学员在诗意的南塘诗意地学习。各组汇报本组学员的观课感受,使得思维再次碰撞。活动尾声,何老师点评当日的所有课例,指出要在实践中努力从线性走向块状,从平移走向纵深,从扇形走向球形,还要注意焦点内容的主与次,问距的宽与窄,方式的牵与导。
不行动不行,不思考不行,不前进更不行!路漫漫,虽远且行,语段教学的优化与实践才刚刚起步,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是目标,相信我们会看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到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乐清市晨曦路小学 何浩威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何必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