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8 14:53:20来源:温州市教育局
为更好把握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提升基于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能力,温州市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与教学方式优化”90学时研修项目第一阶段集训,于7月9日至12日在温州市教师教育院洞头分院举行。温州市教师教育院高中物理师训员孔兴隆老师主持开班典礼并作项目解读。活动共分专家引领、课例研讨和经验分享三个环节。
专家引领
浙江省中学物理特级教师潘建中老师作《教学风格的凝练》专题讲座。潘老师以各个国家、民族、区域文化的提炼为引,表示教师的教学风格如同国家文化一般,要高度地概括为几个关键词。从缄默性、独特性、发展性、专业性等多个方面入手,列举了温州名教师和美国名师生动形象的例子,展现了优秀教师成长的印记,教学走过三境界:从会“教什么”的合格教师,到懂得“如何教”的优秀教师,再到“培养怎样的人”的风格教师,期待涌现更多风格迥异的名师,最后以当代医圣裘法祖“做学问要不知足”的话与大家共勉。
温州市名教师、温五十一中徐益勇老师作《高中物理必修教材的分析与教学建议》专题讲座。徐老师首先从物理课程标准出发,详细地介绍了学科核心素养中何为正确价值观,何为必备品格,何为关键能力,并且就核心素养的话语体系与原话语体系进行了深入对比,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中的水平等级做了清晰的罗列,同时与2003年的课标要求进行对比,明确其改变以及改变的目的。徐老师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课堂教学实施策略,突出“问题意识,引发学生有效思考”;以真实情境为教学载体,重视学科实验特色;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
温州市名教师、乐清市物理教研员刘银魁老师作《高中物理实验改进与创新的途径与实践》专题讲座。刘老师介绍了物理实验创新的重要性、物理实验与科学探究核心素养、实验改进与创新的途径、实验改进与创新的实践以及创新实验的要求等五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刘老师的实验改进与创新实践中,列举大量自制实验器具,提出多方借鉴、完善设计方案,用新材料改进教材实验,用新方案改良教材实验,用新设计填补教材空白,让大家受益匪浅。
浙江省教研室教研员、特级教师梁旭老师作《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研究》专题讲座。梁老师从老高考存在的缺陷、新选考的命题趋势、如何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等方面进行剖析,并结合高考试题及自身教学经验,围绕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阐述了物理科学思维的培养途径。专家高屋建瓴,为老师们在新课程视域下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指引了方向。
课例研讨
龙港市江南中学曹兴斌老师和永嘉县翔宇中学李坚老师同上《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进行同课异构的课例研讨。曹老师教学过程中非常注意问题引导,能很好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引导启迪学生思维,渗透物理思想和方法,在探究E和U的关系时,让学生在两种情景中研究,并进行学生活动展示。李老师通过知识结构巩固旧知识,串起电场中各物理量的关系,注重让学生阅读教材,温故知新,在探究活动中,建立起两种情景,把E与U的关系推导交给学生,用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思考。
经验分享
瓯海中学袁蒋伟老师分享了《新教材中“做一做”栏目内容的教学实施与建议》实践经验。袁老师介绍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比新旧教材,领悟新教材“做一做”栏目的优化;二是结合学考选考,突出“做一做”相关栏目的重要性;三是创设开放情境,发掘“做一做”相关栏目课内外价值。他指出物理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重视科学探究,体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因此,它要求物理教学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人教版高中物理课程实验教科书与旧版教科书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设置了丰富多彩的小栏目,它们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桥梁。“做一做”栏目属于扩展性内容,虽然没有具体的教学要求,但它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是落实三维目标的重要载体,是宝贵的教学资源。
思者先行,行者无疆。通过这次培训,老师们将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各自的岗位继续实践与探索,期待新的学期自己的执教能力再提升。(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孔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