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1 09:52:18来源:温州市教育局
温州市初中科学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提升培训于11月30日至12月2日在温州市教师教育院洞头分院举行。本次培训着重落实新课程理念,推进优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专家的辐射与引领作用。
11月1日下午,学员前往温州市外国语学校进行培训活动。第一节课由温州市外国语学校李丕荣老师执教七上第4章第1节《物质的构成》。李老师通过问题链层层递进,使学生首先从现象入手初步建构物质微粒观,再通过进阶式的任务显化出学生对分子的前概念,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以展开对模型的求证。课堂中学生以模拟实验作为支架论证解释酒精与水混合实验,应用证据对旧模型进行修正,最后自主设计实验验证模型。李老师巧妙地在概念教学中利用科学建模让学生建构对分子的深度理解。
第二节课由温州市外国语学校黄贤国老师执教,授课内容为七上第4章第2节《质量的测量》。黄老师通过观察学生日常饮食习惯,以“一个菠萝包引发的思考”为主题展开问题解决。后半节课学生以工程实践为主线,结合量表运用所给器材自制称量工具称量菠萝包的质量,其中表现性评价量表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与反馈作用。
两节课后,温州市外国语学校科学教研组长陈元平老师进行了《基于模型建构发展科学思维的课堂实践》主题评课。陈老师结合两节课的具体内容,针对科学思维中的“模型建构”展开了策略提炼,包括真实情境的抽象概括、初始模型的修正、科学模型的应用。通过陈老师的介绍,学员们对这两节课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也初步了解了建模教学的基本步骤及其具体实施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12月1日上午,杭州科学教研员金京生老师做专题讲座《“三新”背景下的命题研究》。金老师通过解读文件《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省统一命题的通知》,并分析近几年各市区典型试题,开展了新标下如何依标命题、调整教学的解析。试题命制时应严格根据学业标准、查阅更多权威性的资料、关注题干情境设置、保障试题的严谨性与科学性等。
下午,前往温州市外国语学校进行听课评课活动。第一节课,由瑞安飞云中学曾海辉老师执教七上第4章第4节《物质的比热》。曾老师的课堂以工程设计为主线,以三个问题任务:如何使发动机冷却下来、如何实现持续冷却、哪种液体冷却效果更好贯穿始终,新颖而真实的情境充分驱动了学生的思考。
第二节课由龙湾实验中学陈林懿老师执教七上第4章第6节《液体的沸腾》。陈老师以煮饺子这一生活化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实验结合推理论证的方式,结合煮饺子的说明书得出沸腾的条件。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也让学生体会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回归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课后,由金京生老师进行《新课标视域下科学课堂教学例谈》主题评课。金老师通过与授课老师互动的方式,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深度的剖析。使学员们理解了老师们进行教学设计的意图。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突破疑难概念让学生真正理解科学概念,金老师通过举例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深度理解教材活动的编排顺序、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有侧重地进行学科实践,才能做到基于概念理解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提升教师日常的教学设计力。
12月2日上午,温州市科学教研员黄鹏飞老师进行专题讲座《例析素养立意的初中科学教学》。黄老师从新旧课程标准的异同比较、教学设计的要点分析、初中科学教学设计例析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为学员们在新课标下如何统整化、结构化设计教学提供了思路。教学目标的研制、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评价等维度均影响了学生科学素养的达成效果,老师们需要站在新课标的视野下进行更高位的思考。
12月2日下午,温州市科学师训员徐承翔老师做专题讲座《初中科学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例谈》。徐老师强调了科学素养四方面之间的关系,指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对其进行紧密结合、系统设计。徐老师分享了学习过程设计的四个原则:目标导向、主动建构、实践参与、及时反馈,使学员们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有了更深层的理解。随后,徐老师通过两个案例详细介绍了基于理解的教学的实施过程。
最后,徐老师对三天的培训做了总结,对本次培训的内容进行了提炼总结并且充分鼓励在座的学员们积极开展新教学模式的探索。
学员们普遍反映本次培训能引发对新标教学与命题的深层思考,学习到非常多的见解和观点,对新课标又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给各学员们下阶段的教学实践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永嘉溪下乡金盾中学 谢小环 温州湾中学 叶子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徐承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