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4 15:22:53来源:温州市教育局
携一缕教研的秋风,凝一份教育的热情。为深入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加强语文教学研究,发挥名师示范、引领、辐射作用,12月6日,温州市小学语文“绿色耕耘”送培乐清暨温州市“未来名师”培养对象课堂展示活动在乐清市虹桥镇第一小学新城校区举行。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师训员、特级教师何必钻携温州市“未来名师”培养对象教师,聚焦前沿主题“‘梳理与探究’的有效实践”,展示了六节课例、三个主题分享与一场专题点评。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温州“未来名师”培养对象、乐清市教育研究培训院研训员卢发善、乐清市各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代表及虹桥一小全体语文教师,共400余位教师。
探索在课堂,实践提素养
精心安排的六节课例立足“梳理与探究”这一语文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探索与经验分享,深化参训教师对“梳理与探究”的理解和应用,提升阅读教学的品质。第一节课由温州市学科骨干教师、虹桥镇第一小学陈晶晶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陈老师让学生选择角色进行创造性复述、有梯度的复述,使学生不断提升语言表达力,积淀言语素养。
第二节课由温州市教坛新秀、泰顺县文祥小学林淑招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忆读书》。林老师让学生多次自主梳理、自主探究,指向阅读思维的深度发展,使学生的学习真实有效发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节课由温州市教坛新秀、龙湾区瑶溪六小的周微微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周老师紧扣题眼“趣”字展开教学,分为“谈趣”和“趣谈”两个维度,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将方法转化为语言经验。
第四节课由温州市教坛新秀、温州市建设小学施钊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故事二则》。施老师从真实情境导入,探究蔡桓侯病死是“谁之责”,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深度建构阅读意义,深化主题的理解。
下午第一课由温州市教坛新秀、文成县实验小学的吴霜霜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她以“创编鲁迅印象集”为单元的学习支架,回忆鲁迅先生生前的事件,再探究亲人眼中鲁迅先生的形象,聚焦探究的难点——伯父三次话语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走进人物内心。
下午第二课由浙江省教坛新秀、温州市鞋都三小林丛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林老师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梳理交流识字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汉字的特点,梳理识字方法。这样的探究与梳理既凸显年段特征,又符合学生实际,富有趣味性。
深化践于行,经验共分享
下午的主题分享,三位未来名师的主题分享分别从三个学段中的“梳理与探究”不同的实施方式与实施过程阐述了各自的观点,促进参训教师对“梳理与探究”领域要求的理解和掌握,促进语文学习更省力高效。
温州市教坛新秀、泰顺县文祥小学的吴菁菁老师围绕主题《基于单元视域下的第一学段“梳理与探究”学习活动设计》,以二年级上册的课文《寒号鸟》为具体例子,生动展示了如何在这一学段有效地进行“梳理与探究”的活动设计。
温州市教坛新秀、温州市蒲鞋市小学的王晓丹老师分享的主题是《梳理与探究:指向思维发展的第二学段语文复习策略》。王老师在课标对第二学段“梳理与探究”要求的基础上,对语文学业质量中“梳理与探究”的内容以及试题题型进行了分析,进而整理了四条复习策略。
温州市教坛新秀、温州市实验小学林方燕老师以《梳理与探究在第三学段深度阅读中的实践与思考》为题,指出在梳理与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视野不断扩大,阅读方法不断聚焦,阅读思考不断深入,在比较、整合和思考过程当中进行批判性阅读、研究性阅读,不断提高深度阅读能力。
专家精引领,赋能共前行
最后环节,温州市教师教育院何必钻教师以《对“梳理与探究”的梳理与探究》为题做了精辟入理的点评引领。何特指出,“梳理与探究”是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是促进语言积累、内化、运用的重要桥梁,能将无意识、自发的教学行为转化为有目的、有意图的教学行为。
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理解和实施“梳理与探究”的有效实践,何特从“概念理解、教学价值、教学内容、方法策略及评价导向”等方面系统地对6节课例进行了“梳理与探究”,同时对“梳理与探究”提出了十二条具体的教学建议。这些建议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为与会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学理支撑,指引了明确的方向。
最后,何特期待所有教师要时刻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坚持“梳理与探究”,提炼经验,让“梳理与探究”真正落地生根,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乐清市虹桥镇第一小学 黄智卓 陈沐知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何必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