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5 15:06:49来源:温州市教育局
寒风袭人意,初冬正佳时。日前,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初中数学师训员吴春老师带领52名新锐青年教师,在温州二中进行第二期初中数学新锐教师“教学攀峰”项目的第二次集训活动。
12月3日上午,舟山南海实验学校,省特级、正高级教师张宏政作《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教与评》讲座。他首先阐述了新课标下的核心素养,将初中阶段的8个核心素养和高中阶段的6个核心素养建立匹配和联系,让初中教师对基础教育阶段的整个数学体系有了全面的认识,打通了初中教师对数学教材认识的任督二脉。接着,张老师从理解学生、理解数学的角度展现了初中数学概念课、命题课、习题课以及复习课的上法。实例之丰富,讲解之精彩让人叹为观止。这些实例能够实实在在地解决初中一线教师的教学困惑。学员们沉浸其中如痴如醉,并表示这次讲座太有用了!
12月3日下午,张宏政老师带来初中数学复习课的实例,张老师提出学术形态不是教学形态,以一元二次方程与根的系数为例指出要感受教材中的数学美。接着是抽签四位学员说课环节,第一位登场的是李怡老师,她先通过回顾二次函数基础知识,然后重点讲解了解决二次函数含参类问题;第二位是孙朝阳老师,他通过对三年温州中考二次函数题的改编,对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进行有效复习;第三位刘秋秋老师的《方程“变形记”》,通过“变形”的归宿,策略,延伸,感悟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第四位王朋杰老师从学生错题出发,总结方程检验思路。张宏政老师结合自身说课经验对四位老师的说课进行点评,最后用五句话总结了说课的要点:情境引入有新意,内容联系有体现,问题变式有深度,突破难点有支架,归纳小结有特色。
12月4日上午,首先是鹿城区教坛新秀涂寒凌老师带来《二次函数之数形结合》展示课,课题来源于杭州2023年的中考题,通过一例三变,深入感知数与形结合在函数问题中的重要应用。通过“四线归一”:知识线(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方法线(数形结合),探索线(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经验线(注重学生现有的经验),给学员们展示了一节好课。
接着是龙湾区教坛新苗林家欣老师带来的七上《5.1~5.3复习课》。从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出发,在解方程中回顾了性质和解法。在分辨方程类型中唤醒回忆。学习单设计得巧妙又贴心,真正将教学落实到学生上,在错题订正与解法创新帮助学生真正生长。另外,仍需在思考中停留适当时间,由“领头”学生带领下,完成全班同学的真正落实。
最后由省特级教师曾小豆老师带来《备之有标,教之有据》的主题讲座。改讲座由三部分内容构成,一是讲好一道题之要什么?二是讲好一道题之怎么要?三是讲好一道题之要多少?引导学员们关注教材中的例题讲解,以充实的案例作证,带来了干货满满的收获。在文本、学情和理念的基础上,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12月4日下午,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附属学校的苏斌老师以《文道·论术·修径·改理—例谈教研论文的撰写》为题,从“文之道”“论之术”“修之径”三个方面,结合自身发表的多篇文章,从数学杂志的投稿、二改和收获总结等角度,介绍论文写作的成长过程。他通过自己多年来发表的论文,从素材来源、成文历程,提示大家论文不是编出来的,是研究出来的。强调初中数学论文写作的三个字:“炼”“火”“拣”并把论文成型过程总结成五步:论文素材—提炼概括—细节表达—框架精修—投稿参评!并鼓励学员论文并不是遥不可及,而是蕴含在自身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希望能从中获取共鸣,提升自身论文写作能力。
且学且思,遨游教诲,赋能前行,不负热爱。这群青年教师将勤学勤思,常思常悟,在数学教学的路上追逐光、靠近光,终有一天也将成为光。(教学攀峰班学员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