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9 14:39:04来源:温州市教育局
初冬暖意满校园,同行教育共富路。12月15日,2023年温州市小学语文“绿色耕耘”送培平阳活动在平阳县鳌江实验小学举行。本次活动出席的领导和专家有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小学语文师训员何必钻、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林天鹏、副主任纪相钊、小语研训员吴金红,以及来自全市各地的送培特级教师、名师等。参加本次送培活动的教师达380余人,盛况空前。
第一节课,由鳌江实验小学陈姜维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陈老师以学校特色“陶艺传统文化”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读通读懂小古文,讲好王戎的故事,生成了完整且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唯戎不动——唯戎在‘动’——因何而动”。发现“不取道旁李”背后的思辨精神,最后进行“陶艺作品最佳讲解员”的评选。整堂课,陈老师立足文本,和学生一起品味“青史俊杰”的人格魅力。
接着,李爱粉老师带来《王戎不取道旁李》同课异构。李老师以“竹林七贤”的微视频打开课堂,带领孩子在“读、说、议”三个活动中把文本读通、读熟、读出韵味,并借助思维导图梳理王戎的思考过程。李老师适时抛出思辨性问题——“王戎有没有可能判断错误?”来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碰撞出思维新火花。
特级教师柯珂执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聚焦文学作品中的思辨性。课堂上,柯老师以“爱的表达方式”为主线,和学生们一起走进文本探讨两种极端的“爱的表达”带来的感受及后果,设计了“为巴迪父母代言”“为作家巴迪代言”“为自己代言”三个任务,层层递进,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很明显,学生们的思维品质和思辨意识在这节课中提升了。思辨的课堂,也拨动了台下观课老师们的心弦,引发了深层思考。
特级教师、鳌江实验小学校长杨州对三位教师的课例进行了点评引领。他分享了在课堂中带领学生提升思维能力的方法,提出围绕三个步骤展开教学:构建话题,打开思维引擎;借助工具,撬动思维生长;锤炼语言,提升思维品质。
“思辨”始于“质疑”。下午第一节课,张克老师立足思辨,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灰雀》,当起“阅读小侦探”。整节课,学生在读书声中思辨,在思维训练中朗读、发表见解,思维表达有进阶。孩子们在课堂上循序渐进地学习,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下午第二节课,特级教师李求宝老师带来的课例是六年级上册《好的故事》。李老师找准了课文中的难点,引导学生使用学过的方法理解难懂词语的意思。他带领学生通过圈画关键词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以问题启发学生对梦境的思考。在阅读链接环节,李老师设计问题“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表达什么?”来引发学生的思辨与讨论。学生们开始思考这篇文章背后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之后,特级教师何必钻老师作讲座《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课程要素与实践路径》,他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目标出发,通过一般性阅读和思辨性阅读的比较,让学员认识到“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对学习生活的独特作用。对于这一任务群的教学,教师应围绕“思维能力”这一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进行高质量思辨,成为具有理性思维的阅读者和负责任的表达者,使阅读走向理性与清明。何老师幽默风趣的表达,让学员对思辨性阅读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纪相钊做活动总结:这次温州市小语“绿色耕耘”送培活动聚焦“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专家团队引领一小步,教师对其理解跨进一大步。平阳小语将继续探索,培养学生的思辨力、思维力、学习力。(平阳县鳌江实验小学 金玲珑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何必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