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0 10:50:51来源:温州市教育局
4月13日,温州市初中数学“绿色耕耘”送培活动在乐清市乐成第一中学开展为期一天的主题教研活动,乐清市80多名初中数学教师参与本次活动。
陈江嵩老师上公开课《在拼剪方案设计中感悟数学》,陈老师立足“数形结合“的核心知识,设计驱动性问题:能否把矩形纸片拼剪成一个“中空”正方形?问题的设计极具开放性和挑战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探究,展现不同的成果。在展示课后,陈老师就利用驱动性问题,进行《有效利用素材开展教学》的讲座,就如何利用素材,进行深入而持久的探索,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也让我们认识到素材及素材背后的驱动性问题设计是项目式学习的灵魂。
下午,首先由瓯海区外国语学校的潘铭敏老师执教《5.1分式》。潘老师通过课前练习,利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从整数与整式的四则运算出发,为实现运算封闭性,让学生类比分数、感悟分式产生的必要性,实现从“数”到“式”的跨越。在本节课的小结中潘老师站在单元整体的角度,利用思维导图,整体构建本章学习路径,体现章起始课的地位和价值。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流畅自然,体现数学学习的一致性与发展性。
课后,温州市瓯海区初中数学教研员白福清老师作《践行教学评一致性 提升教学时效》的讲座,从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出发,分析当前教学现状,提出设计体现学生立场的教学方案的必要性。结合《5.1分式》讲解学历案设计的六个要素及其价值,分享对本节课的思考:1.如何制定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2.如何设计学习路径。具体分析了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接着,白老师展示了学历案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结合实际案例使其可视化。最后,白老师分享了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中考复习设计。
最后,吴春老师对这一天的活动进行小结,指出教师教学要做到关注教学评一致性,使得教学有章法有结构,学生学习有路径有深度。吴老师指出,一线教师要上好每天想法不普通的普通课,教学中要多思考如何将力气花在刀刃上,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本次在吴春老师带领下的温州市“绿色耕耘”送培活动,反响热烈,让我们受益匪浅,促使我们进一步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提升教学理念,从而打造更高效的课堂。(乐成一中 王铁放 陈紫伊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