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动态
当前位置:
> 信息动态 > 培训动态
【教学攀峰】眼中有学生,心中有温情 ——记市初中语文第二期新锐教师“教学攀峰”第4次集训
时间:2024-10-12 11:13:06来源:温州市教育局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紧跟教育改革步伐,强化教育教学实效,2024年9月19日至22日,市初中语文第二期新锐教师“教学攀峰”班学员于乐清雁荡一中开展第4次集训活动。

本次培训旨在搭建一个学习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生动鲜活的案例分析、互动参与的实践演练等多种形式,为参训教师带来一场关于语文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材解读深度融合的盛宴。我们期望,通过这次培训,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获得新的启发,掌握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共同推动语文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19日下午,余晓琴老师带来讲座《给整理以温度》。余老师从学习的底层逻辑触发,剖析学生的学习活动,指出让学生学会正确整理的深远意义。余老师基于核心逻辑思维能力和结构化的思维能力,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的思维层次,强调一份好的作业并不只是把横线填满,而是要分析每题的答题框架,理出答题逻辑,实现思维逻辑自洽。

20日上午,雁荡一中的林佳匡老师带来九上第四单元的整理课。林老师以“矛盾冲突”为抓手,请学生回顾所学课文的矛盾冲突,解读人物形象,丰富学生对小说的认识。引导学生评说冲突,去挖掘纷扰冲突下的那些关键无声的文字。最后,林老师请学生阅读课外短篇小说《河豚子》,为小说写一段小论文,将这节课收获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知。   

     

第二节课,温十七中的周明明老师带来七上第一单元整理课《万物有意思》。周老师润物无声地引导学生关注句子里的独特点。学生在体验、对比、交流中,潜移默化地找出了写景文字的奥秘。周老师引导学生向作家取经,梳理作者写景的方法,并用不同颜色的卡纸引导七年级的学生分类整理,形成整理的概念。在体验中增强学生的整理能力。

温州外国语学校的杨金珀老师、苍南苣溪中学的司秋莹老师对两节课进行评课交流。温州第二外国语学校的温兴标老师做总结。他认为小说是生活的镜子,林老师的课堂通过冲突矛盾读人物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温老师建议,让学生在整理中顺势比较人物差异,在引导小说主旨理解时,让学生多些体验感,关联小说与现实的关联点,嫁接学生的生活,让小说阅读更深入。温老师认为周老师的课有许多巧思,“有意思”的背后是对学习规范的重塑和认识。当学生掌握许多景物写作的手法时,要回过头来思考为什么要写这个景色,让学生把景物与情思联系起来。

下午,温州市第八中学郑怡老师带来讲座《让阅读走得更远》。郑老师以自身的经历,幽默而富有深意地告诉老师们,要在自己的优势区发展,发现自己的优点,不断渲染,不断信任它,发现一条属于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在课堂教学方面,郑老师指出当下教学的困局是缺失阅读能力的培养。郑老师以《小王子》为例,向我们提供对比究因、背景介入、结构整理等阅读方法与策略,带来“阅读能力”的全新理解。

20日晚上,龙湾沙城中学的韩银雪老师带来讲座《把自己作为方法——一个乡村教师成长微观察》。韩老师指出把他人作为方法和把标准作为方法都不能长久地给我们带来力量,只有把自己作为方法,才能日久弥新地从中汲取力量,并分享她的成长之路。韩老师还对乡村项目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乡村项目化应该做接地气、本土化的项目,并对乡村教育的困境和未来提出自己的思考。

21日,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特级教师陈兴才带来讲座《稳中求进,整体把握新教材》。

陈老师回望历来的课改,阐述课改背后的原因与必要性。面对当下富有争议的情境,陈老师认为当下课堂出现了大量的虚假情境,这不是情境的问题,而是老师对情境的认知与理解问题。陈老师认为应该持着审视与反思的态度,守正不等于固守,新课标、新教材或许是存在一定的瑕疵,但在目前我们要温和而坚定地向前走!

下午陈老师继续讨论关于学习任务群的话题。陈老师认为学习内容和目标的制定应以学习者和素养为中心,要依标教学。在教学追求上,陈老师提出要以培养人为目的,以实践推动为方法,以读写一体为形态,以学测一致为原则。

陈老师指出,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课程的开发者,起码是能动的实施者,而不该是知识的灌输者,别人课程的复印机。有意识地思考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的意义与价值,想想怎么做好它,规划好它,这就是在开发课程。

随着本次语文新锐教师培训活动的圆满收官,每一位新锐教师都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与深刻的感悟。这些年轻的教师们,以他们独特的视角、创新的思维和对教育的无限热爱,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文成县南田中学 李炯明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陈秋莲)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温州市教育局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 备案号:浙ICP备05087129号-2  网站标识码:3303000059

建议使用 1024*768 分辨率浏览本站 联系方式:88636388 地址:温州市市府路490号

温州市教育考试院 电话:88638063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电话:85812131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电话:88135682

温州市教育评估院 电话:88630019 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电话:88630027 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 电话:88615967

温州市教育基建中心 电话:88639303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816号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