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30 16:23:26来源:温州市教育局
落叶纷飞,秋意渐浓,在这如诗如画的季节里,温州市初中历史单元视域下“指向理解”的教学培训班于10月21日至23日在温州市教师教育院洞头分院正式开班。
21日上午,由温州市名师、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初中社会·法治师训员徐乃赛老师作《初中历史:大概念与理解教学》专题讲座。首先,徐老师对“大概念”进行深度剖析,明确了历史学科大概念的三类形式,并指出,概念性理解是教学的关键目标。徐老师认为,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深度理解的教学以及概念性理解的迁移将构成未来的教育的重要方向,并结合多个历史课例阐述了威金斯的理解“六个”侧面,为大家实践基于理解的教学,提供具体操作模式。徐老师的讲座不仅让我们认识历史理解的重要性,是指向历史核心素养的关键,也指明了教学策略。
下午,由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杭州市临安区教育局教研室金霞老师作《“依标据本”解读“世界近代史”》主题讲座。金霞老师首先指出在世界史教学中所存在的普遍问题:一是学生不明白为何学习世界史;二是教师较难把握世界史应教到什么程度。在教学中对于世界史的理解,应该“依标据本”。随后,金霞老师从世界近代史的地位、世界近代史的主题解读、世界近代史“课程内容”解读、基于“内容要求”的课例解析等四方面内容引导培训班学员全方位认识、理解世界近代史。同时,引导教师学会把“内容要求”转化为“核心问题”实施教学,以便学生理解历史、实现深度学习。
22日上午,分组实践活动,学以致用,学员们分为四组,其中三个组完成维金斯的理解六个侧面的“解释、阐明与移情”的任务,另一组完成把“内容要求”转化为教学“核心问题”。学员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热烈地进行讨论与交流。
下午,温州外国语状元分校、温州市教坛新秀彭凌芳老师带来精彩的《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观摩课。彭老师以凯撒大帝故事导入,引人入胜。学生通过讲述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历,了解丝路的概况以及东汉拓展丝路的概况,在此基础上,学生探究丝路开通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价值。同时,梳理汉朝对西域加强管理的措施,分析丝绸之路得以开通的政治保障,最后通过一带一路的视频,理解新丝路合作共赢的现实意义,帮助学生领悟丝绸之路开通这一历史现象的历史价值与现实地位。
接着彭老师带来讲座《初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彭老师从四个方面阐述:为何选择单元整体教学、如何选择单元整体教学、单元整体教学改变了什么和单元整体教学注意些什么。并用多个课例分析,与会老师受益匪浅。课后,徐乃赛老师高度评价彭老师这节课。并指出三个亮点,其一是讲好历史故事。其二是用好历史对比。其三是深化历史认识。
晚上,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张强老师作《新教材七年级上册大单元学习支架策略》讲座。张老师以七年级上册三四单元为例,结合自身一线教学中的一些教学案例,建议老师通过研读教材,发现新教材用词的变化,揣摩编者意图,深入理解教材,从而落实课标中的唯物史观。同时,建议老师依据课标抓住单元核心,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帮助学生理解单元大概念。张老师讲述了在常态课中应该如何搭建教学支架,给教师们打开了新教材的教学思路,提供了具体的方案与研究的路径。
23日上午,全体学员分为四组,修改设计并进行成果汇报。第一组以“江南经济的开发”为主题,围绕设计一份阐明“江南经济开发原因”的教学片段,展开讨论。小组代表谷茗老师以《忆江南》引入,从印象中的江南、江南有何不同、江南何以不同四个方面展开教学。第二组围绕“建立中央集权制”开展教学设计。小组代表杜晓红老师以“春秋战国的动荡给当时的秦国带来什么启示”为核心问题,对比郡县制与分封制,阐明“中央集权制”的内涵与“百代都行秦政制”的意义。第三组以“百家争鸣”为核心开展教学设计。小组代表邵纯洁老师通过神入教学法,引导学生模拟诸子百家争锋辩论,呈现各学派理论观点。第四组围绕五四运动展开教学设计。小组代表陈旦曦老师基于课标内容要求,针对五四运动提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过程、结果如何”“五四运动的发生与扩大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三个核心问题,并通过设计教学片段,帮助学生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一难点问题。各组学员结合这三天的培训内容,各自展示了学员们对于“单元视域下指向理解的教学设计的”学习成果,徐乃赛老师给予大家充分肯定,并对每个小组提出针对性建议。
三天的培训,从多个角度为学员们带来了关于单元教学、理解教学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代表性的典型课例,学员们最后的展示,更体现了丰硕收获。期望学员们能够将此次培训的成果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多尝试、多总结,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对于“指向理解的教学”的教学理念。(施光琼 谷茗 徐乃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