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20 15:14:02来源:温州市教育局
梧桐叶落,满是秋意缱绻;朔风初起,转眼新冬又至。温州市“未来名师”培养对象“绿色耕耘”送培文成活动于文成县实验小学、文成县巨屿镇中心学校开展。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小学科学师训员、省教坛新秀周琼莉老师,瑞安市教育发展研究院、特级教师王小梅老师,文成县教育研究培训院小学科学教研员周小央老师,温州市“未来名师”培养对象,以及来自温州各区域的送培教师以及文成县小学科学教师。本次活动为期两天,主要有课堂展示、专家点评、专题讲座、活动总结等环节。
第一日,活动于文成县实验小学开展。
活动伊始,由温州市教坛新秀、来自瓯海区未来教育集团龙霞校区的彭春苗老师和一(10)班的孩子们一起合作,带来《游戏中的观察》一课。彭老师通过森林情境的创设,引导孩子们树立遵守规则的意识。接着通过“盲盒,猜猜猜”“尺子,抓抓抓”“脑筋,转转转”三个关卡的设置,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在比较中发现、在研讨中总结。
第二节课,由温州市教坛新秀、来自龙湾区实验小学的冯幼义老师和二(6)班的孩子们带来《我们的家》一课。冯老师的课生动细腻、循循善诱。课堂初始,帮助孩子们明确“会倾听、会观察、会交流”的课堂规则。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孩子们对建造房屋选择材料的思考。给予孩子们充分的探究与思考的时间,在研讨汇报中迸发出更多思维的火花。
两节课展示后,王小梅老师针对两节课进行了专题点评。王老师指出,研讨是孩子们梳理思维的过程,帮助孩子们在整理发现的过程中建构思维,能够将观察到的现象转化成自己的精彩观念。王老师通过课堂展示中具体学生生成的案例,指出了遵守规则和孩子们的好胜心理的冲突。指明一年级的课堂教学,更要从儿童的认知结构和心理发展规律出发,强化遵守规则的标准。
下午,来自瑞安市教研院附属小学的市坛胡芳芳老师和二(8)班的孩子们一起带来《动物的家》一课。胡老师通过一段视频“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引发学生关于动物造家材料、样子、地点、方法等的思考。接着孩子们通过观看视频资料、记录和汇报,产生对动物的家的进一步思考。最后通过小组实验,模拟建造喜鹊、黄蜂、河狸的家,孩子们体验不同材料的使用,在持续性学习中、在汇报研讨中不断发展科学思维、建构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特征和好处的认知。
最后,由特级教师王小梅老师带来专题讲座:《四维目标的内涵解读和课堂实践》。王老师以“板栗开口”为例,用生活化的案例为我们明晰了四维目标在教学目标表述中的表现,指出了在大概念视角下,科学观念包含科学本质、具体观念和观念应用。王老师还通过具体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帮助我们梳理设计的要素,指出希望儿童能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与实践。
第二日,活动于文成县巨屿镇中心学校开展。
第一节课,由温州市教坛新秀、文成县第三实验小学的邱文丽老师执教《风的成因》。邱老师以风车引入,引导同学们尝试用嘴吹等方式制造风,利用自制的实验装置,引导探索风的成因。课上,邱老师还提供了关于大自然中风的形成的科学阅读资料,鼓励同学们结合实验发现,认识风的成因。
第二节课,由温州市教坛新秀、来自瑞安市林垟学校的陈慧敏老师带领孩子们学习《气味告诉我们》。陈老师以爆米花的气味快速聚焦本课主题,创设用鼻子闻气味的方法玩躲猫猫游戏的课堂情境,把本课的两个探索活动串联起来。本课陈老师引导孩子们像科学家一样学习,经历提出问题、猜测、探索、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从而感受到鼻子是一种很重要的感觉器官。
接着,温州市新锐教师、来自温州市实验小学的陈铮铮老师为大家带来《小学科学思维型课堂的教学策略》专题讲座。陈老师从“何为思维型课堂”“为何建构思维型课堂”“思维型课堂现存的问题”“思维型课堂教学策略”四方面进行具体分享,并以《产生气体的变化》一课为案例,具体讲解了思维型课堂应该具备的特征,提出“高起点、反转点、应用点”可以促进学生更加开放的思维活动,总结学习经验,提升科学思维能力。最后,陈老师也结合了《气味告诉我们》课例为本次讲座做总结,让我们受益匪浅。
下午的活动,首先由温州市教坛新秀、平阳县闹村乡中心小学的毛方雁进行《真实问题情境下评价指标的建立》主题讲座。毛老师从选题缘由和具体实施两方面进行分享,依据新课程标准,将新旧教材进行比较,并结合六年级上册《工具与技术》单元的前四课,具体阐述了工具使用的过程和工具评价指标的建立。
接着,温州市教坛新秀、乐清市雁湖希望小学的陈鹏老师与大家分享了技术与工程实践活动:《塔台的制作工程项目与探索》。陈老师依据课标要求和单元结构化活动编排,进行塔台理论讲解,阐述了塔台建立要求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并针对技术的应用梳理了其他小学工程项目案例,从中分享他的项目反思。最后,陈老师也为老师们提供了材料,让老师们在建塔台的过程中真实体会建模,感受工程与技术。
最后,周琼莉老师对活动进行了总结。两位老师的课堂体现了学科趣味性与理性的相结合,让孩子们的科学思维得到了充分发展。三位老师的专题讲座,引发了科学教师们的共鸣思考,也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少走很多弯路。参会老师们亲历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真切体会孩子在科学学习中的难度和关注点。
趣理相融同思考,区域交流共成长。本次两日活动的课堂展示与专题讲座引发了我们对课堂实践的新思考,让我们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四维目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小学科学思维型课堂的构建有了更多的启发。期待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能够不停地思考钻研、不断地实践磨炼,更好地基于科学核心素养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文成县实验小学 万凯莉 文成县南田镇中心小学 周如欣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周琼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