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06 10:33:30来源:温州市教育局
2024年11月20日,温州市初中科学“绿色耕耘”送培活动在平阳县水头镇第一中学举行。本次活动由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初中科学师训员徐承翔老师精心策划和组织,旨在帮助教师准确把握课改方向,持续提升科学素养,加强对新课标、新教材的深入思考和精彩实践。平阳县近百位初中科学教师参与此次活动。
基于新教材的课堂教学示范
第一节课是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的陈学思老师的《探秘日食观测仪——日地月的相对运动》。在本堂课中,学生通过陈老师带来的日食观测仪模拟观测日食的过程,比较分析不同观测仪中呈现出的不同的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光具座模拟日食观察仪成像,借此探究小孔成像的特点;利用实验证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特点。课堂最后,陈老师引导学生基于评价量表对现有的日食观测仪进行改进。
第二节课是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的尤爱惠老师带来的《认识技术与工程》。在本堂课中,尤老师以温度计为情景线,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技术、生活中到处有技术、技术在不断改进。尤老师在剖析转动式温度计原理的过程中认识什么是工程,在此基础上辨析科学、工程与技术的区别,帮助学生找到科学、技术、工程三者的关系。
第三节课,水头镇一中的吴周秦老师,带着常见的脚踏垃圾桶走进了教室。吴老师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装置的结构,从简单的杠杆原理到复杂的机械传动系统,每一步都充满了探索的乐趣。随后,吴老师带领学生们动手制作简易的脚踏装置模型,从设计草图到材料准备,再到组装调试,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了工程师的工作流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将物化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更培养了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聚焦新课标的名师点评
文成县初中科学研训员张吉怀老师对课堂教学进行点评。张老师肯定了老师们的课堂逻辑清晰、任务设置合理,突破了学生推理论证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模型建构能力的培养。张老师指出,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首先要基于新课标,关注教学评一致性、围绕核心概念组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并以两位老师的课堂为例,从科学核心素养和核心概念的角度进行分析、点评。张老师指出工程技术的学习能帮助学生从低阶思维指向高阶思维,并结合尤老师的课堂分析工程技术的课堂要如何进行设计。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初中科学师训员、正高级教师徐承翔老师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引领。徐老师再次强调了教学要基于课标、基于学情,关注课程方案中“学科实践”这个关键词,体现“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徐老师提出,大家要关注新教材的变化,如教材中“探究实践”栏目,是以课标“学生必做探究实践活动”内容为载体,尽量体现科学与工程实践的融合教学,即用学生工程实践产品进行科学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和理解学科知识,并了解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
启思提智的专家讲座
杭州市初中科学教研员、正高级教师金京生老师为与会教师带来了一场题为《工程技术与物化》的专题讲座。金老师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教师们呈现了一场知识与智慧的盛宴。
讲座伊始,金老师首先厘清了“工程”与“技术”的概念,他强调:“工程是运用科学原理与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而技术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方法与手段。”这一清晰的界定,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后,金老师通过一系列生动的课堂案例,展示了如何将工程技术与物化知识融入日常教学。他提到,一个好的工程技术与物化课堂,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深化理解。金老师鼓励教师们不断探索与创新,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体验与机会。
未来,期待有更多这样的机会,由专家和名师引领,助力平阳科学教师素养提升,带领学生们在探索与实践中成长,共同塑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平阳水头镇一中 吴周秦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徐承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