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动态
当前位置:
> 信息动态 > 培训动态
解专业之惑,赋成长之能 ——温州市第二期德育教坛新秀(中坚)研修班第一次培训活动
时间:2024-04-07 10:02:57来源:温州市教育局

步步诗画步步景半抹春色向洞头3月19至21日,德育追寻者们如约迎来温州市第二期德育教坛新秀(中坚)研修班开班暨第一次集训。

汇聚一堂,专家讲座

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方海东老师带来专题讲座指向个性发展的班级评价》。方老师教育的本身不是交易”“改变一个孩子需要持续的付出等醍醐灌顶的金句开启了讲座。接着,方老师从“评什么、怎么评、评什么样”三方面展开,最后就“如何构建闭环系统评价”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讲座中,方老师深入浅出,并以自己“追光班”“石心班”的班级建设为例,分析了如何进行有效评价,指向学生成长品质的评价,以生为本,从学生对认同感需求为根本,改变班级的管理思路,从评价角度阐释了班级的有效管理以及成功的班级构建框架。



“所有的教育方法,效果源自班风+认同”评价方式上方海东老师也是自成一家,匠心独运。他不是把货币概念引入班级管理的第一人但绝对是“班级货币”系统运用最完整最规范的金牌班主任。他将班级内所有的评价标准转化为流通货币,通过“工资结算”“拍卖座位”“贷款收益”等,将“石心班”班币成为学生彼此竞争、彼此影响、彼此制约的有效手段,所以他的学生们对“越努力越幸运”这句话深信不疑。“不是为了甄别、排队、控制和打压,而是为了改进、完善、激励和提升”,方海东老师坚信,打动人的教育是看到了人的成长,学习是人成长的一部分,是载体,努力才是目的。

兵分四路,专家问诊

郑小侠、方海东等四位黄金导师为学员们一一把脉诊断,赋能教师专业成长。研修班老师们兵分四路,相聚在各个会议室,举办圆桌讨论会。老师们按照顺序,分享了个人优势、缺点以及困惑之处。问题聚焦在“个人发展规划的迷茫”“缺乏成长内驱力”“没有形成自己的带班风格”“个人发展和带班冲突”等方面。导师们一针见血,为每位老师答疑解惑,句句真知灼见,无形中更新了老师的理念,提升了老师们的专业认知。“没有‘问题学生’,只有‘学生问题’。”“每天做一点,向前一点,就是精进。”“专业才是你的底气。”“不是天生会写,写着写着就会写了。”等等。老师们聚精会神地倾听,内心有种迷雾逐渐散去之感。



沉浸学习,寻找“通道”

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梁世累老师带来《基于儿童视角的学生自我教育通道》主题讲座。他指出儿童自我教育通道“自我满足”“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约束”“自我检视”“自我实践”。讲座中,他列举了很多生动的事例,用《一篇并不出彩的作文》来提醒老师用无形的手“助推”孩子成长;用“读写绘并举,输入输出同步”来展现阅读引领学生自我认识的魅力;用“夹菜风波”来警示老师思考孩子每一种行为表现的背后的原因……梁老师的娓娓道来,让老师们切身感受到“教育目的必须通过学生的内化才能真正实现,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专业成长,带班育人

曾蓉蓉老师以“班主任专业发展密码”为话题,对学员们展开专业引领。她首先从知名优秀教师的“三知三会”出发,引用方华老师观点,明确老师们应当做到:知时势、知学生、知自己;会学习,会改变,会提炼。曾老师剖析了当前老师们普遍存在的一些困惑,梳理出要成为市名班主任的多条成长路径,勉励老师们稳扎稳打,提炼出自己个人的带班风格。为了进一步达成研修班的培训目的,曾老师接下来聚焦论文写作、方略提炼,进行细致引领。好的故事要含有智慧、艺术、教育哲理、教育规律,故事的背后要有思想怎么把故事改成论文?在曾老师的点拨下,学员们卷入了一场头脑风暴。无论是正文,还是标题,亦或是立意内核,都大有可为。



关于方略凝练,朱永春老师指出一个人的带班,要形成个人风格,统观整个学段,立足学生立场,进行全局规划,围绕素养内核,为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而不懈探索。学会思考,笔耕不辍,班主任研训的最终目的是将学得的知识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实践中,班主任研修始终指向更好地陪伴学生成长。学员们纷纷表示将不忘初心,面向未来,挑战用科研的态度去对待工作。

独行速,众行远。成长中,最美好的事便是有专家引领,有伙伴同行,一起奔赴在理想的路上。(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曾蓉蓉杜鹃、周克秋、吴琪琪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温州市教育局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 备案号:浙ICP备05087129号-2  网站标识码:3303000059

建议使用 1024*768 分辨率浏览本站 联系方式:88636388 地址:温州市市府路490号

温州市教育考试院 电话:88638063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电话:85812131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电话:88135682

温州市教育评估院 电话:88630019 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电话:88630027 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 电话:88615967

温州市教育基建中心 电话:88639303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816号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