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15:34:42来源:温州市教育局
采撷春日芬芳,绽放成长光芒。日前,“科学教育+”背景下小学科学思维型课堂的构建培训班在温州大学附属第一实验小学顺利举行。
课堂思维深度展现
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的夏彬彬老师以一堂生动的《地球——宇宙的奇迹》展示课开启了研修之旅。夏老师巧妙地从流浪地球的情境出发,设置了一系列层层深入的关键问题,引导孩子们像专家一样思考,探寻宜居星球的奥秘。孩子们在夏老师的引导下,思维被充分激活,讨论热烈,发言精彩。
紧接着,瓯海区龙霞实验小学的彭春苗老师带来了《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一课。彭老师以温瑞塘河为例,引领孩子们化身环境治理工作者,通过“五方会谈”的形式,为温瑞塘河的治理出谋划策。孩子们积极参与,头脑风暴不断,为温州的母亲河献上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课后,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瑞安市小学科学教研员王小梅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像专家那样思考:小学科学思维型课堂学习设计与思考》的专题讲座。王老师结合前两节展示课,从科学课的四大板块出发,深入剖析了科学思维型课堂的核心要素。她指出,一堂优秀的思维型课堂应以真实情境为线索,激发真问题,通过认知冲突激发思维动机,在研讨中让学生思维显性化,拓展环节则应为学生的自由探索提供更大空间。
王老师的讲座内容充实、深入浅出,为在场的老师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教育新境界的大门。她的独特视角和深刻见解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更对一线教师的思维型教学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分项评价交流共研
活动第二天,首先由温州大学附属第一实验小学吕建华老师执教研究课《认识星座》。吕老师利用KWL表对学生进行前测,了解学生关于星座知识的前概念,再引导学生通过建立北斗七星模型认识星座、了解星座。创新的教具改进,时时的评价嵌入,使每位孩子积极参与学习,科学思维在课堂上悄然生长。
研讨课后,温州市百里路小学胡志勇老师以“评价工具的嵌入”“评价工具的呈现”“评价工具的延伸”为话题,借助课堂观察量表和与会的老师就“科学课堂中学生思维生长点”共思、共议、共辩。
温州市广场路小学张溢老师和高为一老师让老师们对“如何编制量规”有了全新的认识。在轻松而专注的氛围中,老师们通过学习和讨论,逐步明确了量规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重要性。进一步理解了“量规不只是评价工具,更是帮助学生自我规划和监控学习的有效手段。”
随后,观察员温州市南浦小学张汉老师、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小学科学师训员周琼莉老师进行点评。张汉老师建议老师们制定量规时要让孩子卷入,评分规则要促进孩子的深度学习。周琼莉老师对以工作坊形式聚焦“科学思维”开展课例研究的方式给予肯定,并对老师们基于证据的课堂观察,以研究的视角进行反思、改进教学的研修样态给予肯定。认为这种研修样态能让老师们沉浸式参与,不仅有利于改进教与学,也提升了工作坊团队的凝聚力和活力。
温州市鞋都一小吴乔乔老师、籀园小学陈蒙蒙老师为大家呈现了精彩的评价研究阶段成果。首先,吴乔乔老师从项目式学评内涵与低段科学思维特点、聚焦科学思维的项目式学评设计与实施、项目式学评的进一步思考这三方面来介绍他们是如何聚焦科学思维,让成长清晰可见。接着,陈蒙蒙老师从为何评、如何评、完善评三方面来介绍他们是如何用实验测评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
平阳县特级教师应小敏老师和温州市第四中学徐洁茹老师带来了专题讲座。首先,应小敏老师以《是何&如何:小学科学综合评价指南解读》为题,给在场的老师提供了评价的参考案例,指明了评价的方向。随后,徐洁茹老师通过大量的中小学科学试题,分析了命题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教学改进功能。
鹿城区小学科学教研员王远老师指出,研究评价不是“赶时髦”,更多地是折射出“双新”下教师的教学思考。期待区域内形成一份有价值、有思考、可迁移的“教师评价工具书”,期待更多的教师成长为“评价的专家”。
素养作业深耕研磨
温州市名教师、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小学科学教研员陈锋老师带来了精彩纷呈的专题讲座《“双新”背景下的小学科学“素养作业”的迭代升级》。
陈老师以科学素养作业成果与新理念要求为起点,通过一系列素养作业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科学素养作业中六大类型作业的设计精髓。他强调,作业不仅是知识的巩固,更是一次高质量的学习体验。作业设计应以学生为本,注重轻负高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作业。同时,作业过程要真实,对标不超标,实践后反思要到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陈老师殷切期望各位学员能在作业实践中不断成长,从模仿学习他人的作业开始,逐步将作业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勇于尝试跨学科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三天的研修时光转瞬即逝,但老师们收获的却是满满的知识与感悟。这次研修活动不仅提升了老师们的教学水平,更为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温大附属第一实验小学 何慧 温州市市府路小学 胡笔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