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动态
当前位置:
> 信息动态 > 培训动态
点亮“科研”之光,助力“种子”成长 ——记温州市未来乡村“种子教师”培育项目第6次集训活动
时间:2025-03-21 10:41:22来源:温州市教育局

2025年3月14日至15日,温州市未来乡村“种子教师”培育项目第6次集训活动在洞头分院举行,本次活动主题聚焦乡村教师科研能力提升。

14日下午,温州大学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教科研名师网络工作室主持人张作仁教授,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题为《教师如何做论文》的专题讲座。讲座伊始,张教授以“什么是研修”这一问题巧妙导入,迅速引发了学员们的热烈讨论,思维的火花在互动中不断碰撞。随后,张教授围绕论文撰写的三个核心问题——“怎么写”“写什么”“为何写”,结合大量生动的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从实践价值、选题建议和撰写要求三个维度出发,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研究与写作指导。讲座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教学实际,让学员们深刻理解了如何“找到典型问题,提炼创意做法”。最后,他呼吁教师们不断反思、勇于探索,努力成为能够从容驾驭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者。

而后,浙江省教坛新秀、温州市名师唐慧荣博士带来题为《如何改出好文章》的讲座,为迷茫中的教师们答疑解惑,倾囊相授提升论文质量的实用妙招。唐博士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教师论文写作中的四大误区:错把“文笔差”当“不会写”;深陷“教学忙,没时间”泥沼;误判“查重率低”与“不参考文献”关联;狭隘定义“原创”为“经验之谈”。唐博士强调,挣脱这些观念的禁锢,是开启优质论文写作大门的首要之举。并就标题、框架、语言、文献、节奏等方面,进行实操性的指导。

两位专家的讲座为“种子教师”们呈上了一份从选题、构思到完稿修改的全流程指南,既破除了写作认知误区,又赋予了前行的方法与力量。论文写作不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锐利武器,更是撬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杠杆。

15日上午,进行分学科论文指导活动。八大学科组导师,对前期收集的学员论文开展诊断,并对选题立意、标题特征、摘要阐述、标题呼应、论证逻辑、结构布局、AI工具运用、学术价值、参考文献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反馈与指导,并与学员们充分互动。面对面的交流与指导,切实解决老师们论文撰写的实际困惑,让种子教师收获实实在在的写作指引。

15日下午,进行可视化成果展示活动。在专家的科研引领与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各学科的学员代表依次登台阐述,论文的修改历程、可视变化及培训收获。语文组陈苹苹、数学组刘行波、英语组赵琼丽、科学组戴若男、美术组郑晓瑜、体育组郑芳、音乐组郭方永、综合组张佳佳等学员们,深入剖析了论文标题修改的显著变化,文章结构框架的优化调整,到观点论述的深化拓展等等,字里行间都凝结着导师们的心血与自己的思考。班主任徐乃赛老师、学科指导师陈丹萍、谭修平、林天姾、杜丽君、林大康等分别就学员的展示发表感想、指导与希望。

此次培训不仅为每位种子教师的论文写作能力按下了“快进键”,实现了质的飞跃,也让种子教师站在教育理论的前沿高度,重新审视日常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发现了许多以往未曾留意的问题与闪光点。培训为种子教师们搭建了成长的平台,相信在后续的实践中,种子教师们能不断积累经验,持续提升论文撰写能力,产出更多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愿每一位“种子教师”都能搭乘这趟知识的东风,在教科研的浩瀚海洋上扬帆奋进,镌刻属于自己的教育华章!(“种子教师”学员:徐贞贞、苏林伟、李淑华;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徐乃赛)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温州市教育局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 备案号:浙ICP备05087129号-2  网站标识码:3303000059

建议使用 1024*768 分辨率浏览本站 联系方式:88636388 地址:温州市市府路490号

温州市教育考试院 电话:88638063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电话:85812131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电话:88135682

温州市教育评估院 电话:88630019 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电话:88630027 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 电话:88615967

温州市教育基建中心 电话:88639303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816号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