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06 09:38:57来源:温州市教育局
为深化新时代德育创新实践,构建班主任专业发展新生态,2025年2月28日至3月1日,温州市中小学班主任“绿色耕耘”送培活动在温州市鞋都第三小学圆满举行。活动以“锚定德育关键难点,提升班主任专业‘软实力’”为目标,通过“浸润式课堂观察、专家把脉式讲座、情境实战式演练”三维赋能路径,实现从经验传递到能力建构的研训方式,系统提升班主任核心素养。
大思政引领,课堂彰显育人智慧
“大思政背景主题研讨会”以三节优质公开课拉开帷幕,立足时代脉搏,深挖思政育人内涵。
郑嘉伟老师带来《奥运里的中国梦》,以“奥运精神”为切入点,串联中国百年奥运史,从刘长春孤身参赛的悲壮到北京“双奥之城”的荣光,引导学生感悟“中国梦”背后的民族奋斗与自信。课堂通过视频对比、小组辩论等形式,激发学生思考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的联结,既有历史厚度,又具青春朝气。
王爱长老师带来《中国汽车驶出“新”高度》,以新能源汽车发展为缩影,带领学生回顾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产业崛起之路。课堂引入企业调研案例、专利数据图表,用鲜活的科技故事点燃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巧妙诠释“中国智造”背后的工匠精神与创新意识,课堂还引入了IPAD、AI等时代元素,彰显了学科融合的思政智慧。
吴夏莉老师带来《叮,请查收你的交往处方》,针对青春期学生的人际困惑,吴老师设计“距离游戏”“交往镜头”等互动环节,引导学生剖析“矛盾”“边界感”等现实问题。课堂以“共情—方法—实践”为主线,将心理学理论与校园生活场景结合,为学生提供可操作的男女交往指南,生动诠释了“德育即生活”的理念。
三节课紧扣“大思政”内核,或宏大叙事、或贴近实际,均以“小切口”实现“大教育”,展现了班主任在课程设计中的创新思维与育人担当。
聚焦现实难题,解锁专业成长密码
“艺术应对学生问题研讨”聚焦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痛点,以专家讲座与情景模拟共探破题之道。
当下,大思政背景下的主题班会成了老师们不敢选、不敢上的课,那么,如何让这类课脱离假大空,实现真落地呢?浙江省德育特级、正高级教师曾容容老师结合几堂经典课例,提出了“沉浸式班会”设计的一些方法,如情境创设、角色代入、情感共鸣、行动迁移。曾老师强调,“体验”是深化德育内化的关键。她指出:“班会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要脱离只说教无沉浸的传统形式,要建立学生与时代的对话场。”
温州市名班主任、鹿城区教育研究院德育教研员季老师的讲座直击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的核心环节——情境模拟模块,围绕“如何科学分析问题、精准施策、展现教育智慧”展开。她以大赛真题为例,强调在模拟情境中要坚守“育人初心”,平衡“规则刚性”与“共情柔性”。她还指出,在情景模拟模块中,很多选手在应对过程中归因不明,归因不准,因此,在拿到一个案例时,应快速厘清学生问题的社会背景、家庭根源与心理动因,避免“头痛医头”。在讲座最后,季老师还强调:“情境模拟不是‘标准答案’的比拼,而是教育理念与临场智慧的融合。德育工作者要像中医一样,既治‘已病’更防‘未病’。”
本次活动还特别设置“情境模拟现场展示”环节,邀请了长三角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特等奖选手与浙江省赛选手同台演绎,范式呈现演绎教育智慧,以期让与会老师们在应对情景模拟这一模块时做到有底、有法。
小学组以“民主管理中的学生矛盾”为情境:面对竞选班委产生的问题,选手迅速组织“班级议事会”,通过角色互换体验引导学生共商《管理公约》,将矛盾转化为民主实践课堂,既平息冲突,又让“规则意识”扎根童心。
初中组则聚焦“QQ账号被盗引发诈骗”事件:面对学生财产损失与信任危机,选手第一时间联动家长追踪资金,并设计“信任盲盒”匿名倾诉活动,引导学生反思网络安全,最终成立“班级反诈护卫队”,推动安全教育常态化。
小学案例用‘儿童化’策略激活自主管理,初中案例以‘法治+共情’双线破题,充分展现了班主任在突发情境中的教育机变与育人格局。真实案例的拆解,让我们看到高手如何‘四两拨千斤’——教育智慧从来不是硬碰硬,而是顺势而为的温柔力量。优秀选手的应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接地气’的实操性,为班主任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
结语:耕耘有方,静待绿意满园
为期两日的专题研讨活动融理念启迪与实践操作为一体,为班主任突破德育工作中的堵点、痛点问题提供了系统化解决方案。正如参训教师所感慨:“这场‘绿色耕耘’行动,不仅播撒了专业发展的金种子,更唤醒了我们深耕育人沃土的教育初心。”(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曾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