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5 14:51:00来源:温州市教育局
2025年3月23日至24日,温州市高中学科教学“评价赋能”研修项目第1次集训活动在温州市教师教育院洞头分院成功举办。23日下午,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徐继田教授围绕核心素养时代英语教育评价展开《中学英语课堂评价:建构与实践》讲座。
徐教授强调,有课程就要有评价,评价即教学,教学即评价。徐教授基于大量的国内外专家理论和学说,如苏格拉底的提问哲学、SOLO分类评价理论、ECD证据中心设计理论、SMART目标等,从课标评价要求、何为课堂评价、课堂评价设计、课堂评价活动、课堂评价方法、教学评一致性、课堂评价案例、人工智能评价九个方面阐述课程评价的建构与实践。课程评价是对过程的评价,对结果的评价,也是对促学的评价。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应以目标为导向,以活动为载体,以评价为驱动,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判断力、表达力。
讲座最后,徐教授提供了写作备考教学与评价的教学范式、单元学习设计模板、任务设计案例、单元学历案设计案例等实践性的评价范例,给学员们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示,帮助他们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优化课堂评价,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通过这些具体的案例分析,学员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与实施有效的评价活动,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评一致性的落实。
3月24日上午,温州教师教育院潘云梅老师就温州市普通高中学英语学科教学“评价赋能”研修项目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解读。她明确指出,本次研修项目的总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培训提升温州市高中英语骨干教师评价素养,使他们能够熟练运用现代评价理念和方法到课堂教学与命题实践中,成为评价改革引领者和实践者,进而助推高中育人方式及新课程改革。潘老师从理念与方法、设计与融合、反思与引领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研修目标,为学员的培训和研修指明了方向。潘老师鼓励学员们带着研究的视角投入研修,共同进步,并为学员们设计了一条研修路径,聚焦教材五类课型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和高考五类题型开展研究,融合理论和实践,撰写案例,凝练成果,以期能用研究引领教学。
随后,各小组成员根据各自负责的课型和高考题型进行深入的思考,展开激烈的讨论,初步细化自己的研究领域,并由组长汇总介绍组员们的研究方向,展现了小组内的协作精神和研究热情。
潘老师在听取了小组汇报后强调,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始终牢记,研究要带着学生的问题,基于学情,依托课标,聚焦教学评一致性,寻求理论支撑,深化研究主题,以真正达到以评促学的目标。
最后潘老师以自己的研究案例——学习活动观下的教学评一致性做了示范,从教学理念、文本分析、教学目标、评价指标、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多个维度,为学员们呈现了研究过程中的不同维度的思考、设计、评价和实施。她的示范为学员们后续的研修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奠定坚实的基础。
3月24日下午,所有科学学员团聚在大会议室开展开班仪式和培训,活动由市教师院副院长谢作俊主持。市教师教育院潘云梅老师就本次研修方向和路径做了详细的阐述。21所基地校校长上台接受授牌,各学科师训员为研修班班长颁发证书。温州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倪彤作讲话,指出教师们一点一滴的行动影响着温州教育。对本次研修班347位学校,21所基地校以及指导师提出了各要求。在当前教育评价改革成为教学改革的新的着力点的新时代,本次研修对于提升教师评价素养至关重要。
简短而振奋的开班仪式过后,邵朝友博士带来专业性强,领域涵盖广泛的形成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的讲座。讲座中邵博士从案例到理论,再理论回到案例,引导教师思考形成性评价与课堂教学评价的嵌入相连,以学生学习过程的认知历程为抓手设计教学环节并通过教学目标、教学评价让学习的发生可视化,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最后邵博士也希望学生,老师,学校之间都能够共建形成性评价。
第一次集训落下帷幕后,全体学员带着任务与思考,正式开启了教学评价领域的专项学习、实践探索与研究之旅。(温州市高中英语学科“评价赋能”项目第一小组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潘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