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动态
当前位置:
> 信息动态 > 培训动态
【评价赋能】以评促教,赋能成长 ——温州市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评价赋能”研修项目第1次集训活动
时间:2025-04-02 15:59:46来源:温州市教育局

为深化教学评价改革,探索“教--”一体化实践路径,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2025年3月23日至25日,温州市普通高中学科教学“评价赋能”研修项目在温州市教师教育院洞头分院正式启动,全市四百余名教师共启以评价优化驱动教学提质的新征程。高中思想政治学科30名学员教师参加了开班仪式和第1次集训。

命题筑基:以技术赋能思政课精准教学

3月23日下午,活动首场重磅讲座由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俞优红老师主讲。她以《研题、命题、磨题——基于评价导向的试题命制技术》为题,立足浙江选考命题趋势,系统剖析试题命制的逻辑框架与技术要点。

俞老师强调:命题应紧扣学科核心素养,通过真实情境设计引导学生从“解题”转向“解决问题”。讲座中,她结合刚刚结束的温州二模政治高考真题案例,示范了二模命题团队如何基于评价导向对接课程标准与能力要求进行试题命制,并分享了若干命题的实操策略,为教师破解“教考衔接”难题提供了科学指南,帮助教师在试题命制上实现从知识考查到素养立意的跨越。

协同创新:小组研讨共话评价齐破局

3月24日上午,高中政治师训员单茹茹老师为30名参会的政治学科学员教师详细解读了本次研修项目的研修方案,并集体合影留念。

在小组研讨环节,学员们围绕评价改革的痛点展开头脑风暴,碰撞出一系列教学评价实践的创新思路。

A组探讨了课堂评价量表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以必修三《全面依法治国》为切入点,探索大单元教学设计与评价一体化模式,力图整合本单元知识点,推动法治教育从知识传授向素养落地转型。

B组提出“分层式作业+项目化任务”设计,依托生活化情境强化育人实效;针对课堂表现性评价,构建“课堂观察量表+成长档案袋”动态评估体系,并就“智能化学情分析”“思政特色评价指标”等关键问题展开攻关。

C组结合模拟政协、试题命制等实践,围绕数智技术与活动评价深度融合,设计了涵盖“活动参与度、问题解决能力、协作反思能力”等维度的动态化评价框架,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D组聚焦“大单元表现性评价”和“社会实践评价模式”,重视挖掘本地红色研学资源与思政课融合路径。同时,以育人目标倒推评价设计,倡导构建上下贯通的评价体系,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无缝衔接。

E组老师立足于新高考命题趋势,提出了以模块化研究反哺课堂转型审题思维训练策略等精准教学研究目标,并从课堂即时反馈工具设计、思政研学活动评价工具包开放等角度分享了他们的实践成功和研究思路

此次研讨既彰显基层教师的实践智慧,又体现评价改革的理论纵深,为深化教学评价改革提供了从课堂到社会、从技术到育人的可行路径参考。

凝心聚力:锚定方向再启新程

3月24日下午,温州市普通高中学科教学“评价赋能”研修项目开班仪式隆重举行,参会教师400余人。开班仪式由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副院长谢作俊主持,温州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倪彤,市教师教育院研修项目各学科负责人、基地校代表及全体学员共同参与,以庄严仪式开启评价改革的实践征程。

开班仪式后,温州大学邵朝友教授以《形成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为题,开启了一场兼具学理深度与实践温度的学术盛宴。邵教授持续深耕教育学研究领域多年,对课程评价的理论与实务、素养导向的单元教学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等教育学前沿理论有着扎实的研究积淀。教授立足其专著《指向核心素养的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为核心主题,从理论架构和实践操作两大层面开展论述,探讨形成性评价的设计逻辑、实践路径及对学生自主发展的深远意义,启示一线教师从碎片教学转向系统设计,引导学生从被动受评者转向成长自觉。

此次集训既是教学理念更新的“启航站”,更是教学改革落实的“动员令”。全体参训教师将以此次研修为契机,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共同书写温州高中思政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 潘林微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单茹茹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温州市教育局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 备案号:浙ICP备05087129号-2  网站标识码:3303000059

建议使用 1024*768 分辨率浏览本站 联系方式:88636388 地址:温州市市府路490号

温州市教育考试院 电话:88638063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电话:85812131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电话:88135682

温州市教育评估院 电话:88630019 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电话:88630027 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 电话:88615967

温州市教育基建中心 电话:88639303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816号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