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速递
当前位置:
> 信息动态 > 县区速递
数智赋能育新苗 法治润心启未来 ——洞头区2024年新教师试用期第4次集训纪实
时间:2025-05-27 15:32:07来源:温州市教育局

5月15日至16日,洞头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开展以“数智时代下的法治教育”为专题的洞头区2024年新教师试用期第4次集训活动“技术赋能+实践深耕”双轮驱动,助新教师探索法治教育新路径。此次活动为月初AI教育应用培训的深化延续,通过组内研讨、课堂观摩、专家讲座、主题沙龙等多元形式,为青年教师搭建起“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成长平台。

技术破壁:AI赋能教学场景重构

15日下午,研训在吴蓉辉副院长的破冰议题中启幕。新教师以“AI如何重塑我的课堂”为轴,围绕情境创设、对话生成、课题孵化等维度展开思维碰撞。来自不同学科的小组代表以案例为媒,分享AI工具在课堂设计中的“破圈”实践:有的教师借助AI生成动态情境剧,破解法治概念抽象化难题;有的通过智能语音系统实现“人机共教”,提升课堂对话的即时性与精准度。吴副院长结合自身备课磨课经历,交流AI如何辅助提炼教学重难点,引发青年教师共鸣。  

随后,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德育教研员凌华君以《课题研究与表达的核心思维》为题,从课题命名的“变量思维”切入,通过“自变量如何影响因变量”的范式解析,为新教师厘清课题申报的底层逻辑。其“问题即课题,现象即变量”的提炼方式,为青年教师破解“选题难”困境提供了方法论支架。

课堂革新:数智技术激活法治基因

16日,研训聚焦课堂实践。大门新城实验学校庄丽娅老师执教《为“凌”雨者撑伞 向欺凌者说不》,以AI模拟校园欺凌场景为引,通过“角色沉浸-数据溯源-方案共创”三阶任务链,引导学生运用智能设备完成校园安全地图绘制。龙湾实验中学周丹微老师的《“码”上守法,“律”动青春》则以“数字公民成长档案”为载体,通过二维码生成技术,将宪法知识转化为可交互的数字徽章,实现“学-评-用”闭环。吴蓉辉副院长在评课中指出,两节课均彰显“技术为表、素养为里”的设计理念,建议后续可探索“AI生成式评价”进一步深化学生参与度。


专题讲座:重构生态解锁法治密码

龙湾区桃花岛小学校长王杨以《解构与重塑:数智时代的法治教育基因重组》为题,提出法治教育需从知识灌输转向素养共生”的论断。其分享的“校园欺凌预警系统”“普法剧本杀平台”等实践案例,为区域法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借鉴范式。

苍南县树人教育集团王中祥老师以《数智时代法治教育的困惑与初探》为题,从高中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视角,提出“警惕技术依赖症”“构建‘人技协同’课堂”等警示,引发深度思考。

分享交流:AI织网理性温度并存

经验交流环节,来自苍南县外国语学校的陈德欢老师《数智浪潮赋新能,法治教育谱新章》经验交流,龙湾区永中第一小学的朱颖老师《数智联动,解锁法治教育新姿势》,洞头区元觉状元实验学校的唐明双《从“数字原住民”到“法治小公民”》经验分享。三位老师从道德与法治教学和学校德育工作角度,深入探讨了不同情形下中小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路径

跨界对话:弥合理论与实践的鸿沟

在温州市蒲鞋市小学副校长王晓君主持的“数智时代法治教育挑战与应对”主题沙龙中,检察官、校长、教师代表展开跨界对话。洞头区人民检察院张益根主任从司法实践视角,剖析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技术诱因”;龙湾区涂晶晶副校长则以“AI伦理课”为例,展示学校如何通过“技术反思”培育学生数字公民意识。沙龙形成的“建立‘司法-学校-家庭’数据共享平台”“开发本土化法治教育AI课程库”等共识,为区域法治教育生态建设提供新思路。

活动最后,洞头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青松总结了参与分享的教育工作者们的经验见解,进一步强调了技术创新对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指出,数字时代法治教育仍面临诸多挑战,任重而道远。

此次研训如同一粒种子,播撒在洞头教育的沃土中。青年教师们将带着“技术为帆、法治为舵”的信念,在数智浪潮中破浪前行,为培育“知法于心、守法于行”的新时代少年书写教育新篇。(洞头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供稿)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温州市教育局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 备案号:浙ICP备05087129号-2  网站标识码:3303000059

建议使用 1024*768 分辨率浏览本站 联系方式:88636388 地址:温州市市府路490号

温州市教育考试院 电话:88638063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电话:85812131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电话:88135682

温州市教育评估院 电话:88630019 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电话:88630027 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 电话:88615967

温州市教育基建中心 电话:88639303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816号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