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教师教育》
让师训发生在教师最近处: “一营·四坊·五格”教师教育体系深度落地的有效实践
时间:2025-05-28 16:38:10来源:温州市教育局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李 芳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秉承“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为教育质量提升服务”的宗旨,持续完善与未来教育趋势相衔接的研训培养模式,以“一营·四坊·五格”分层分类教师培训体系为抓手,围绕“让师训发生在教师最近处”这一理念核心,持续培育瓯越教育人才,为温州创建“优教强城”、加快打造教育高地、打响“好学温州”品牌提供高素质人才保障。

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始终追求全面铺设教师专业成长的高品质通道,在“一营·四坊·五格”培训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深度落地进行突破,实现“让师训发生在教师最近处”。

一、“让师训发生在教师最近处”的理念内涵

何为“教师最近处”?一为距离上的最近,师训走进教师的工作现场,甚至是备课现场,从而直击课堂变革;二为需求上的最近,研训员贴身诊断学员在自身岗位上的真实问题,通过持续的解决来给出有效办法。

为何要“让师训发生在教师最近处”?一是在工学矛盾日益突出、经费日益缩紧的背景下,“距离最近”的培训可以实现教师工作与学习的无缝嵌入,即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二是在较多培训仍然围绕着远需求来“隔山打牛”的情况下,“需求最近”的培训可以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即问题真实化、培训实用化。

二、典型案例:“瓯越教育”校本研修培训

回望温州校本研修这二十多年的发展之路,经历了三个标志性的发展阶段(图1),目前正处于同步化实践的深化阶段。


图1 温州市校本研修发展历程


纵观校本研修自上而下的指导推进——省级、市级、县域、校内,备课组作为校本研修的“末梢”,在政策的落地和研修的实施上,往往最容易“供血不足”。因此,温州市教师教育院从“最近处”着手,将师训模式从“自上而下的指导”改为“自下而上的支持”。师训员从末端介入,长期直接参与和引领基地校内的“备课组”研修,打出“示范性样本”。

以基地校之一的温州外国语学校状元分校为例:

距离上,义教段师训员集体蹲点指导长达2年,实现从组织者到入局者的身份转换;需求上,师训员精准诊断本校教师的真实问题,持续推进针对性解决。


图2 《立足单元整体教学的初中科学“自制手机投影仪”项目化学习》校本研修项目


通过不断的专业跟进和持续的实践指导,师训员引导基地校教师在“做”任务的过程中达成“学悟思创用”,最终让教师的真需求和真问题得到真解决。

在此基础上,温州市还搭建了常态化的交流平台——“瓯越教育”校本研修展示活动,周期性地“晾晒备课组、校级、县域校本研修的优质经验,再推广至更多的县域和学校进行同步化实践。


图3 温州中小学校本研修的区域推进模式


《区域推进中小学校本研修高质量发展的温州实践》已作为2024年度浙江省教师教育规划重点课题立项(图3)。

三、多点开花:“一营·四坊·五格”体系下的各师训品牌

一年来,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围绕着各大师训品牌,都做了“教师最近处”的深度落地,全力托举教师教育自下而上地生长。

1.“星火计划”:点燃新教材新教学燎原之势

以温州市2024年义教段科学教师素养提升工程项目培训为例,项目围绕科学教师最缺乏的动手实验能力,通过“培-研-赛-展”的课程体系,做好“双减”背景下的科学教育“加法”。在培训过程中,162个教师分团队做出了54个工程设计产品(图4),并一一将其应用融入课堂教学,学生借助产品进一步开展科学探究,践行了“三新”背景下的“学科实践”理念。


图4 培训制作的工程设计产品(橡皮筋琴套盒、准确计时3分钟的水钟、适合零基础学生的六弦琴)


2.“名师送教”:统筹优质师资推动教育共富

急乡村教育所需,在去年3000万校长培育基金的基础上,本年度再添500万基金,专项用于“乡村教师筑梦工程”。专门为温州市400所乡村学校开辟教师基本功的赛训平台,为乡村教育培育一批“种子”校长、青才、教师,输出一批为乡村教育振兴铺路盖桥的带头人、筑梦者,全年200人参训,合计培训935人次。另外,以市级名师工作室为依托,常态化开展200个“名师送教”工作室活动,辐射3439位山区海岛县教师。

3.“瓯越校长”:提升办学水平发挥领雁作用

为增强校长培训的实效性,温州市教育局成立了校长培训能级提升专班,由局长任组长,系统整合全年度校长培训的课程与资源,并任命教授级专家兼任课程设计者和带班班主任,全程随班指导,深入工作现场。75个幼儿园专家用75天去到75个幼儿园,开展在地化的入校诊断。

4.“温心晴空”:构建心育生态圈,让心放晴

整合行政、教研、师训三股关键力量,成立学生成长指导中心,高质量推进中小学“温心健康”工程,护航百万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温心晴空”项目紧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市直校长心育能力提升培训班以B证考核为抓手有力推进学校心理健康队伍建设,市直属33所学校89位校级领导干部参与。

5.“绿色耕耘”:送培到县助力区域教育均衡

针对教师“急愁难盼”问题,“绿色耕耘”送培到县。高中科、义教科、干训科、中职科四线并进,探索“精准化”“定制化”“立体化”的精品送培,全区域开展并重点向5个加快发展县倾斜,推动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合计送培7000余人。

6.“培训者先行”:打造研究型教师培训者队伍

面向全市培训区域管理者、学科领域培训者、校本研修管理者三类教师培训者群体,开展参与式、体悟式培训,推动教师培训者成为“培训模式的创新者、培训项目的设计者、培训问题的解决者”,培训474人次。面向全市开展温州市“师训数字化转型”专题研修培训,全市师训数字化先行领导者59人参训。

7.“孵化研修”:引领区域学科教师的专业研修

温州市普通高中学科指导师“孵化研修”项目开展问题导向、实践导向的“研中学”“做中学”。全年完成300名各学科指导师培训工作,培训1050人次,并向各县(市、区)送培21场。

8.“慧育筑塔”:三层金字塔打造智慧班主任

同样以项目为基,赛训结合,“慧育筑塔”培育项目着力提升班主任育人能力,2024年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温州创历史最好成绩,获特等奖1个(全省仅3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5个。

9.“学问通”:深入发挥公益助学织密云端网

“温州学问通”名师在线平台持续优化各个板块功能,答疑直通车2024年月均答疑357题。名师大讲坛名师直播课2024年已开设124场次,收看直播人数场均1511人次,最高的一场有1.7万人次。在线微题库点击量每周平均约3700人次,最多的一周超3万人次。开展第二期普通高中和义务段各学科微课微题短视频征集与评选活动,精选高中86个、初中138个、小学187个共411个作品上线推广。

10.“声音之美”:夯实和提升教师的普通话素养

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经验在全省做交流(全省4个),温州市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介绍视频在国家普通话测试网站上展播(全省2个)。


察其所需,观其所求,应其所盼,解其所忧。让师训“发生在最近处”,是求真务实、学有所用的必要条件。只有“最后一公里”顺利抵达,师训才能真正落地扎根,孕育出生生不息的教育希望。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温州市教育局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 备案号:浙ICP备05087129号-2  网站标识码:3303000059

建议使用 1024*768 分辨率浏览本站 联系方式:88636388 地址:温州市市府路490号

温州市教育考试院 电话:88638063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电话:85812131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电话:88135682

温州市教育评估院 电话:88630019 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电话:88630027 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 电话:88615967

温州市教育基建中心 电话:88639303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816号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