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12 15:39:37来源:温州市教育局
2025年6月6日至7日,由温州市教师教育院主办的温州市幼儿园“绿色耕耘”送培活动在龙港市彩虹幼儿园正式启幕,温州市教师教育院胡丽丽老师、龙港市教师发展中心黄同拿主任、龙港市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江英老师以及温州市机关第一幼儿园园长刘双双、瓯海区教育研究院研训员黄建芬、龙湾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郑和等名师团队参加了本次活动。这场跨越区域的教育之约,吸引龙港市500余名(线下200多+线上300多)园长及骨干教师共赴,为乡村教育共富埋下希望的种子。
启幕·暖语领航寄新望
活动伊始,龙港市教师发展中心黄同拿主任为“绿色耕耘”送培活动致开幕词,他提及这场跨越区域的学习输送是教育智慧的凝聚,“绿色”是生机、希望,是教育本真的纯粹,“耕耘”是深耕教育的匠心。以“儿童发展为本、共筑生态化成长空间”,希望龙港学前教育在交流中碰撞火花,注入成长活力。
解码·游戏探秘寻生长
龙港市彩虹幼儿园叶思静老师带来的游戏案例《赛车爬坡记》,展现幼儿从搭建地面赛道到挑战阶梯式“空中花园”赛道的全过程。赛道升级中,孩子们化身“小小工程师”,在坡度测量、材料选择、问题解决中,让游戏成为“主动学习的孵化器”。
市新锐教师、温州市机关第二幼儿园林佳佳老师作题为《从小发屋走向大社会——支持幼儿社会性游戏深入的有效策略》经验分享,她聚焦区域游戏,解析如何通过“小发屋”这一场景,让幼儿在协商分工、角色互动中学会观察与共情。“游戏是幼儿的‘微社会’,我们要做的,是让社交能力在真实体验中自然生长。”
深耕·课堂拾趣显灵动
当活泼的旋律遇上趣味的角色扮演,会诞生怎样的灵动课堂?在轻快的管弦乐声中,温州市机关第一幼儿园黄信玉老师创设《小老鼠与啤酒桶》音乐盛宴,跟着图谱上跳跃的音符,通过肢体律动表现音乐的强弱变化,让幼儿在扮演俏皮老鼠与笨重木桶的反差萌中触摸节奏的脉搏。
永嘉县巽宅镇中心幼儿园胡童新老师在大班数学活动《智破路线图》中,以“哪吒闯陈塘关”为背景,让孩子化身“小侦探”,通过箭头符号规划路线。当数学思维遇上神话故事,数字与图形不再冰冷——逻辑推理,原来是一场充满想象力的“冒险之旅”。
市名师、温州市机关第一幼儿园园长刘双双带来大班语言活动《小小配音师》,她和孩子们共同开启了一场充满创意的语言之旅。孩子们化身勇敢的童话主角,在趣味配音游戏中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演绎故事情节,成为灵动的动物代言人,以惟妙惟肖的声音传递角色情感,在模仿与创造中感受语言的韵律之美,在声情并茂的表达中释放独特的情感温度。
赋能·理念交融促实践
市名师、龙湾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郑和老师在其专题讲座《回溯游戏时光:解码幼儿多元表征的奥秘》中指出,每个孩子都是“表征大师”,绘画、建构、符号……都是他们表达想法的“密码”。教师唯有洞察游戏行为背后那些思维轨迹——读懂幼儿,才能让教育真正回应儿童的成长需求。
市学科骨干、龙湾区实验幼教集团吴晓玲园长带来专题讲座《云端对话聚合力:云教研助推幼儿园保教品质升级》,她聚焦幼儿园数字化教研:“当教研从‘线下’延伸至‘云端’,时空界限被打破,优质资源得以‘一键共享’。”从线上案例研讨到跨园联动,为保教质量提升装上“数字引擎”和“协同机制”。
市名师、瓯海区教育研究院研训员黄建芬老师在讲座《环境·对话·生长——基于儿童立场的班级环境创设与师幼互动策略》中解读环境育人:“留白的空间、可互动的材料、会‘说话’的墙面……环境不是摆设,而是与幼儿对话的‘活教材’。”让班级环境从“美观”走向“适童”,让互动充满生长的温度。
回响·智语点睛指方向
活动尾声,温州市教师教育院胡丽丽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专业的点评和总结。她指出幼儿园“绿色耕耘”送培活动以提升保教质量为根本底色,锚定“深化优质教育资源联动”“携手乡村教育共富”两大核心目标,聚焦构筑生态化成长新空间,推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与幼儿园课程改革双向赋能、同频共振,为我市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新动能。她强调每次的研讨活动都需要进行反思与复盘,同时对活动中教师的专业素养、选材视角、师幼互动以及教学中AI赋能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每个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最后,她希望老师们“要站在儿童视角深耕核心经验,让每个活动都成为‘看见儿童、发展儿童’的支点”。精准的肯定与建议,为教师们点亮了专业成长的“导航灯”。(龙港市彩虹幼儿园 金心怡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胡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