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03 08:47:25来源:温州市教育局
为深入探究2025年中考社会·法治学科复习策略,推动教师专业素养进阶,助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蓝图落地,5月19日至20日,由温州市教师教育院精心策划的“绿色耕耘”送培活动,在泰顺县北辰学校与罗阳二中成功举行,泰顺县社会·法治教师70多人参加。共同探索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路径,优化中考复习策略。
19日下午,第一节课由北辰学校骨干教师赖丽虹执教七年级地理《东南亚(第二课时)》。赖老师以“沉浸式互动”为特色,全程深入学生小组,俯身倾听、即时点拨。课堂中,她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的随堂答案实时投屏展示,组织全班围绕“东南亚气候与农业的关系”展开思辨。
第二节课由瓯海区外国语学校、教坛新苗徐温力带来八年级历史《社会生活的变迁》。徐老师以“时光穿梭”为主线,精选改革开放前后的网络片段,串联衣食住行、通信娱乐等生活场景的对比。视频素材生动直观,辅以“家庭档案卡”“老物件故事会”等任务,学生从“被动听”转为“主动讲”,课堂笑声与惊叹声不断。
而后,温州市第十七中学、鹿城区教坛新秀蒋莉青老师作《精准努力,靶向突破——道德与法治中考冲刺策略》主题讲座。蒋老师以“让每位学生有事可做、有分可提”为目标,提出三大实操策略:1.分层导引,细化落实:将复习内容划分为基础巩固、能力提升、拓展拔高三类,通过“背诵打卡表”“点对点学情档案”确保学生分层达标;2.借题讲法,聚焦热点:以时政案例和本土素材为载体,示范如何从“审题-链接知识-规范表述”拆解主观题,强调“心中有法(方法)、眼中有图(思维导图)”;3.“解剖麻雀”式讲评:精选典型错题,带领学生逐句分析命题意图,归纳同类题破题规律。
尾声,县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吴德胡作总结点评。
20日上午,活动在罗阳二中拉开帷幕。泰顺实验中学、温州市骨干教师钟晓津老师首先执教《党在选择中成长》,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人通过“选择—实践—反思—再选择”的螺旋上升过程,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帮助学生建立“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唯物史观,培育学生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价值认同。参培教师纷纷表示,这种“大概念统领+抉择情境重构”的复习模式,使考点记忆升华为精神滋养,为中考备考注入红色动能。
随后,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温州市名师王小芳老师带来了一节精彩的专题复习课《条理道理真理——基于“三理”的主观题应答策略》。教学紧密贴合学生学情,课堂上巧妙运用“三理”策略,引导学生从“条理、道理、真理”三个维度,由浅及深,指导学生解决主观题应答中的痛点、难点问题,精准定位答题逻辑与知识运用的契合点。
在专题报告环节,王小芳老师作《考前三问》的讲座。王老师围绕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复习展开,重点探讨核心知识的背诵与理解、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连接。讲座中,王老师给出了中考最后阶段复习指导三点建议,一是要“条”“块”清晰,二是要专业思考与经验积累,三是要坚守复习指导基本理念,专业是基础,试题整理是手段,基于学情的教学是关键。王老师带来的讲座为泰顺县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中考复习提供了专业指导,助力教师们在中考冲刺阶段明晰了备考方向。
接着,瑞安安阳实验中学、正高级教师项秀平老师作《临门一脚的智慧——基于学情的最后冲刺阶段复习策略》的讲座。她高屋建瓴地指出,中考复习需秉持“大处着眼,整体把握;小处着手,精准突破”的策略,在冲刺阶段,项老师着重强调教师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精准锚定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标准,唯有如此,才能从宏观层面把控复习的方位与关键着力点,避免复习的盲目与无序。聚焦地理学科复习,项老师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策略。历史学科的复习,他倡导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图文资料,引领学生回归教材这一知识源头。从文明史的宏大视角出发,以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文化科技为线索,对史实进行系统梳理,将其精准归类至对应的知识框架之中。
活动最后,温州市教师教育院研训员、温州市名师徐乃赛老师进行总结发言。他强调,初三复习阶段需注重复习方法的指导,在理解内容中见方法,在习题中讲方法;需明晰复习思路,考什么要锚定课标、教材和复习导引,学什么要锚定基础知识、核心知识、高频考点,教什么要锚定怎样帮助学生从“不会”到“会”。同时,他倡导每位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复习小妙招。
这次“绿色耕耘”送培活动,不仅为泰顺县的初中社会・法治教师送来了中考备考的“指南针”,更是温州市教育系统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师资共进的生动实践。当名师的智慧在山城开枝散叶,当前沿的教育理念在课堂落地生根,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山区教育质量的提升,更是城乡教育差距逐步弥合的坚实步伐。(罗阳二中 徐选美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徐乃赛)